景點介紹:泉水就是濟(jì)南市民生活一部分。小橋流水人家,堪比蘇式閑情的濟(jì)南生活,也是最美最愜意的享受。泉水老街,溪水流過人家的院墻,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在河邊洗衣服,在河岸上品茶,喜悅就慢慢地漂了下來。這就是濟(jì)南。[詳情]
景點介紹: 千佛山,位于濟(jì)南市區(qū)南部,是一座城中之山。海拔285米,占地面積約166公頃;它與趵突泉、大明湖并稱為濟(jì)南市的三大名勝。千佛山歷史悠久,唐朝
以前稱歷山、舜山。山東佛教盛行,隨山勢鑿窟,攜刻佛像多尊,始稱千佛山。[詳情]
主要風(fēng)景: 千佛山的主要風(fēng)景有:興國寺、娥英池、唐槐亭、齊煙九點坊等等。沿著西盤路上山,登山有東、西兩條路,西路有石階291級,人們習(xí)慣從西
路上山,東路下山。西盤路是清道光年間修建的。 [詳情]
巨型臥佛: 臥佛,1996年12月落戶千佛山,位于主上山盤路和去萬佛洞路的交界處,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側(cè)身臥像,花崗巖質(zhì),長10米,重50噸,東西橫臥,右手托于頭下,身穿通戶大衣,面頰豐滿,兩戶寬闊,頭上有肉髻螺發(fā),雙耳垂戶,眉目修長,雙眼微睜,胸飾寓意祥瑞的"卐"字,給人以慈祥的感覺。 [詳情]
齊煙九點:唐朝詩人李賀《夢天》詩曰“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齊煙九點”即由此詩句演化而來。它是一座木質(zhì)的丹柱坊,建于清道光二十三
年,清道光年間歷城縣令葉圭書寫牌匾。
[詳細(xì)]
景點介紹:濟(jì)南的靈巖寺,始建于東晉,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歷史。該寺位于濟(jì)南城西南的泰山北麓長清縣境內(nèi),自晉代開始即有佛事活動,傳說僧朗曾在此建寺。北
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滅法,佛事遂廢,至孝明帝正光年間再興。 [詳情]
辟支塔: 始建于宋淳化五年(994年),竣工于嘉祐二年(1057年),為一座八角九層樓閣式磚塔,塔高55.7米。塔基為石筑八角,上有浮雕,塔身青磚砌
就。塔基鐫刻有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門等故事。塔座有“陰曹地府”酷刑場面浮雕,塔頂冠有鐵剎,辟支塔密檐樓閣式建筑結(jié)構(gòu)為中國獨此一例。 [詳情]
彩色泥塑羅漢像: 最受游客和專家們稱道的是四十尊彩色泥塑羅漢像,塑像皆坐于80公分高的磚砌束腰座上。觀其形態(tài),或端恭、或柱杖、或合掌、或趺坐,或側(cè)耳細(xì)聽,無不準(zhǔn)確生動。察其神情,有的勇猛、慍怒,有的和善、老成,有的據(jù)理力爭,有的閉眸沉思,有的笑容可掬,有的俯首低吟,有的縱目遠(yuǎn)眺,無不細(xì)致入微。[詳情]
墓塔林:墓塔林是靈巖寺歷代高僧的墓地。塔林中現(xiàn)有北魏、唐、宋、金、
元、明、清歷代石質(zhì)墓塔167座,墓志銘、石碑81通。[詳情]
景點介紹:九如山方圓三十六平方公里,群山連綿,峰巒層疊,俏石嶙峋,綽約多姿,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高巔峭壁,其海拔超過800米的山峰就有三十六座之多,靈
秀之氣,貫穿上下,森林氧吧,彌漫四周。[詳情]
九如山:國家4A級景區(qū),以“八潭、九瀑、二十四泉、三十六峰”為核心景觀,形成了山、瀑、棧、溪、泉為特色的中國北方首屈一指大型國家級森林公
園。九如山方圓三十六平方公里,群山連綿,峰巒層疊,俏石嶙峋,卓異多姿,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高巔峭壁,其中海拔超過800米的山峰就有三十六座之多,靈秀之氣,貫穿上下,森林氧吧,彌漫四周。[詳情]
九如峽谷:九如山瀑布群的核心區(qū)域,這里匯集了北方難得一見的眾多景觀,數(shù)十處瀑布騰空而落,極為壯觀。俯視群峰連綿,觀覽松濤跌宕......[詳情]
木棧道:棧道曲折與飛瀑相伴,這里有落差最高的天蓬瀑布。凡是來過九如山的游客,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九如山棧道,蜿蜒曲折,沿山拾級而上,道旁的野花毫
無忌憚的盛開著。[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