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動能轉換中的管理力量

從一組兩增兩降的數字可以看出東岳集團管理的革命帶來的變化:2017年與2014年比較,企業銷售收入增長了72%,利潤增長了3.5倍,人力資源優化下降近30%,能耗、物耗降幅都超過10%。通過持續對標學習臺塑、杜邦、寶信等世界一流企業,東岳集成創新信息化之路,企業管理脫胎換骨,實現從“制造”向“智造”的轉變,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
管理提升是一場遲早要來的革命
在東岳有這樣一句話,“打造智能制造和兩個替代雙引擎”。所謂“兩個替代”,一個是用自己的高端材料替代國內市場上進口的同類產品,進行本土保衛戰,從高端領域把市場奪回來。另一個是,大量替代傳統的中低端產品,以此拓展市場空間。“兩個替代”的主要抓手是持續的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無疑是企業升級發展的強勁動力。但與世界頂尖企業相比,我們很多企業的差距不僅在科技創新上,更大的差距在管理。東岳人有一種自覺,他們很清醒地認識到這兩個方面的差距,提出了打造智能制造和兩個替代雙引擎。
把以“智能制造”核心的管理制度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這也是國情所需。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迅速發展,我們已經改變了物質匱乏的國情。那個年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種情況下,有強大的投資、廣闊的內需和強勁的出口,無論生產什么都能賺錢,管理的重要性顯現不出來。
如今,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了,內需結構變化了,出口乏力,投資也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強勁,經濟從高速增長進入中高速增長。再拼廉價勞動力、廉價原材料、犧牲環境以及產品價格低的優勢,已難以為繼。通過精細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這是必然選擇。
打造智能制造工廠
2014年,東岳集團就開始了以提升智能信息化為核心的“學臺塑”管理革命,實現“裝置自動化、管控信息化、運行智能化、集成高效化”的智能化管控目標,運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及互聯網思維,打造綠色、高效、安全和可持續的新型現代化智能制造工廠。
智能制造工廠不僅是一個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系統平臺建設,更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有現代化的先進管理體制與之適應。東岳依托信息化、自動化改造提升,促進組織架構、運行模式、管理方法改革,進行了保養、運行分離,車間合并,崗位合并,集中控制等一系列舉措,崗位人員優化近三分之一,新優化出來的人力資源投入到新的項目建設和公司發展當中。
東岳與上海寶信合作,學習寶鋼能源綜合管控模式,進行能源管控系統建設。僅全公司電力系統,人員由320人優化到目前的89人,東岳集團電力系統開始從傳統管理向現代化專業化管理直接拉升,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
2017年7月1日,總投入2億元的集團智能化管控中心建成投用。智能化綜合管控平臺以MES系統為核心,打通了東岳集團整個產業鏈的信息化智能化脈絡。
智能制造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東岳集團與世界上最先進的ERP核心管理系統全面整合,實現業務財務一體化管控,讓生產數據不落地,直接傳送到管理系統。東岳集團通過構建以ERP為核心的經營管理平臺,覆蓋整個集團和下屬子公司,全面支持財務、采購、銷售、生產等業務,集成電子采購系統、地磅管理、MES、能源管理、物流管理、保養系統等,形成從采購、生產、計量、能源、檢化驗、庫存、銷售、財務等業務流程的信息化全覆蓋,實現業務財務一體化。
通過實現信息化的集成融合、協同管理,東岳集團根據市場波動不斷對生產計劃進行調整,同時準確地掌握生產中各個環節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跨公司進行團隊高效協作,有效控制產品質量,使企業實現可持續、安全、環保以及低碳發展。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帶動了企業管理的變革、模式的轉換、效率效益的提升,形成了強大的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力。
猜你喜歡
- 淄博市服務業增加值首破2000億
- 評論() | 分享01月31號 13:33
- 淄博6歲女孩發燒抽搐 家長用毛巾塞嘴引發窒息
- 評論() | 分享01月31號 11:37
- 淄博市金融辦領導到東崮山村扶貧走訪慰問
- 評論() | 分享01月31號 11:36
- 寒冬送祝福 溫暖你我他
- 評論() | 分享01月31號 11:34
- 83歲老太太摔倒 倆市民愛心援助
- 評論() | 分享01月31號 11:31
- 燃氣壁掛爐20年沒換8年壽命是盲區
- 評論() | 分享01月31號 11:30
- 淄博供電公司:防外破宣傳夯實供電安全
- 評論() | 分享01月31號 11:29
- 天天3·15 維權線索“征集令”
- 評論() | 分享01月31號 10:46
- 318戶創業者和小微企業領575萬貼息
- 評論() | 分享01月31號 10:45
- 年宵花這么美 您還買鞭炮?
- 評論() | 分享01月31號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