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非遺文化遺產四扇繒老粗布手藝找到新“錢途”
今年年初,濱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四扇繒老粗布主要傳承人沾化區黃升鎮大姜村姜花格帶著展品來到胡集書會展臺前,漂亮的花色和傳統手工工藝一下子吸引了好多人圍觀,不一會兒時間就賣了8套老粗布床單、涼席。
“回去給親戚們帶上套款式新穎,質量可靠純天然的四扇繒老粗布床單,他們更喜歡。”正在付錢的天津人李大姐說道。
四扇繒老粗布手工紡織技藝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是在有著2000多年歷史二扇繒老粗布手工紡織技藝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主要集中在沾化區黃升鎮一帶。四扇繒老粗布制造過程全部采用手工制成,由多種顏色和經緯線織成不同圖案,一般有喜字、反花等20多個花色。因在制造過程中使用四匹繒來分辨經線的格式,故稱四扇繒。
姜花格說,通過多年摸索,她所織的四扇繒老粗布區別于傳統二扇繒老粗布有兩大特點:一是原料純天然,她家四扇繒老粗布所用原料為純棉線,區別于現在市場上其他老粗布所用的摻雜化學材料的非純棉線;二是她自己完成牽機、復引、刷機、遞繒、投柱、織布等多道工序。目前她已經能用四扇繒織出上百花色的老粗布,做出金花、棗花、反花、珠珠、喜字等花色和大小老粗布床單、涼席等。
作為濱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傳承人,姜花格曾帶著老粗布產品參加了省市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而受到追捧,在2016年9月份的省第四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作為民間織布藝人的她帶著四扇繒老粗布樣品和織機到現場進行展示表演和講解。
近年來,黃升鎮借著四扇繒老粗布紡織技藝成為市級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并進行省級申報之際,搶抓商機,致力于傳統手工藝的挖掘開發,實行市場拉動,大力發展老粗布紡織產業,并研發了粗布床單、粗布睡衣、棉紡拖鞋、三件套等十余種相關產品。
當前黃升鎮從事四扇繒老粗布生產的農戶已達200余家,老粗布產業每年為群眾增收300余萬元,成為群眾增收渠道之一。(孟令旭)
猜你喜歡
- 濱州市發出“泰山”系列高層次人才工程申報公告
- 評論() | 分享04月10號 11:47
- 跨越數百年 這些濱州老鄉的作品今天集體展出
- 評論() | 分享04月10號 11:47
- 《山東綜藝大篷車》巡演"開進"濱州西紙坊·黃河古村
- 評論() | 分享04月10號 11:47
- 時光飛逝50載 8名淄博“知青”重返惠民憶“芳華”
- 評論() | 分享04月04號 11:02
- 24屆省運會足球賽在濱打響 12支球隊角逐決賽權
- 評論() | 分享04月03號 12:04
- 濱州發出公告 陽信第二十九屆梨花會時間有變
- 評論() | 分享04月02號 10:15
- 魏橋集團黨委書記張紅霞獲“杰出創業女性標兵”稱號
- 評論() | 分享04月02號 10:15
- 濱州市人民醫院與德國一大學共建“腦卒中急救網絡”
- 評論() | 分享03月30號 11:15
- 濱州市科技館實現全部體驗內容免費開放
- 評論() | 分享03月30號 11:15
- 濱州市新增2處自動抓拍監控 29日啟用
- 評論() | 分享03月28號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