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
“不能打官腔,又不能太隨意”
在34個政務微博中,記者選取了活躍程度較高、網友評價較好的微博賬戶“@ 青島公安”相關負責人進行采訪。據介紹,微博“@青島公安”采取的是雙人值班制,每日由兩名微博編輯在崗值網,負責當日微博運營和處理微博服務事項。每日接受網友@ 、評論、私信等信息1500余條 ,接受包括群眾求助、咨詢、意見建議、投訴、表揚等在內的事件50余起。
作為青島市公安局的官方微博,“@ 青島公安”充分發揮自己傳達信息,在線答復網友,溝通各部門共同協作完成工作的功能,經常能起到良好的社會效果。比如10月5日16時26分,網友“王王王China”發布微博稱有幾名游客被困二浴木棧道附近的礁石上。后有網友就此事找到了“@ 青島公安110”。在收到信息后,考慮到潮汐變化可能對其人身安全造成危險,“@ 青島公安110”將此作為警情流轉當地派出所進行處理,派出所及時出警幾人最終安全上岸。
不過也有個別官微由于顧慮太多而三緘其口。一位排名靠后的官微相關負責人透露稱,并不是微博管理員不想將微博運營得紅火起來 ,而是有很多難言之隱。他舉例稱,他們所涉及領域積壓的民生問題太多 ,市民意見很大,考慮到微博這一新型的傳播媒介有自己的特性,很多不明真相的市民極易被煽動,從而引起難以控制的網絡事件,“ 什么事情我們都想爭先進,但這種事情真不敢。”
他的這一困惑或許是絕大多數政務微博都在面對的。菏澤市牡丹區法院是全國最早在新浪網開通官方微博并通過實名認證的法院,但是在其更新者、牡丹區法院研究室主任傅德慧看來 ,像他們這樣的政務微博 ,處境有些尷尬。“ 不能打官腔,又不能太隨意,畢竟你說話代表法院,代表集體。”最讓人操心的是網絡信訪也由此而生,傅德慧說,這政務微博究竟應該說什么 、如何說,到現在他也還在摸索。
專家——
應走上專業化、制度化道路
2013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明確指出各地區各部門應積極探索利用政務微博 、微信等新媒體,及時發布各類權威政務信息,尤其是涉及公眾重大關切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規方面的信息,并充分利用新媒體的互動功能,以及時 、便捷的方式與公眾進行互動交流。
島城一位曾專門從事政務微博管理工作的業內人士透露,不少政務微博開通時并未經過充分調研,通常是“趕鴨子上架”,部門人手緊張,開通微博后很難維持正常運營。而微博管理通常都是交給行政辦公室的普通工作人員,或者是在辦公室下面另設一個小的機構,由于管理微博的人不能決定微博內容是否該發,為了穩妥起見,他們只能選擇少發微博或者轉發一些沒有“風險”的微博 ,所以出現了諸多政務微博存在更新緩慢、“僵尸化”的問題。
對此,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主任分析師龐胡瑞認為 ,政務微博不僅應成為政務信息的“輸送機”,也要成為民意表達的“傳送帶”,實現多平臺、多媒體的互動打通是政務微博發展的趨勢。所以,政務微博應該沿著“開放、透明、務實、高效”的道路上,走上專業化、制度化的未來。
記者 曹凱杰 劉玉凡 實習生 修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