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日照莒縣將做大鄉村生態旅游“蛋糕”
山東日照莒縣青峰嶺水庫由于養魚網箱數量急劇上升,導致水質日益下降,生態形勢嚴峻。為此,莒縣決定清理網箱。而網箱清理后,如何促進周邊農民轉產增收?那就是借助青峰嶺水庫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
所謂鄉村生態旅游是指以鄉村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態環境、樸素的鄉土文化與人情、嫻靜的田園風情為基礎,用景觀生態及生態美原理與方法為游客建立起一個欣賞鄉村景觀、認知自然、體驗生態的旅游環境,最終實現鄉村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鄉村生態旅游作為一種旅游形式,其在旅游業中的產業關聯帶動、吸納當地就業、實現經濟與自然協調發展等方面,都能夠發揮獨特而顯著的作用。
在海南,有的地方已把文明生態村建設與開發鄉村旅游相結合,建設了一批特色旅游村。目前,該省已建成農家樂和鄉村旅游點148個,年累計接待游客約300萬人次,全省文明生態村農民去年人均純收入近7000元。這足以顯示鄉村生態旅游極強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鄉村生態旅游是鄉村社會經濟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對鄉村資源的重新整合利用,它不同于其他旅游產品,更加注重經濟、社會、環境目標的統一,因此,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應在合理規劃的基礎上進行。莒縣依托青峰嶺水庫,構建了“一心、雙環、四大組團、九大景區”的空間結構體系和“九龍戲珠”的景觀意象。這種有機整合鄉村旅游資源、科學策劃旅游項目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特色是旅游產品的靈魂。旅游開發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應揚長避短,充分表現和突出自我特色。鄉村生態旅游的獨特性在于“農”味、“土”味、“野”趣和生態性。根據農家生活風情的特色,莒縣專門設計了郊野休閑、漂流、水道探險等活動,讓旅游者深入農村鄉間,體驗當地民情風俗。類似的旅游項目雖然具有開發潛力,但只有把農村旅游資源通過整合包裝,轉化為鄉村旅游產品,才能使鄉村成為旅游目的地。而這,正是各級旅游部門推進鄉村生態旅游工作的一個著力點。
毫無疑問,鄉村生態旅游市場大有可為,希望更多的地方能改變觀念,在保持原汁原味的鄉村特色基礎上,將旅游資源轉化為農村致富的一條新路,把鄉村生態旅游的“蛋糕”越做越大,讓更多的農民嘗到生態旅游的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