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淄川:三種模式演繹精彩鄉村游
淄川區是聊齋文化、鬼谷子文化的發祥地、孟姜女故事的早期發生地和重要傳承地,南部山區田園風光秀麗,鄉村文化多樣,農業物產豐饒,鄉村景觀各異,具有發展鄉村旅游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在政策引導下,淄川區積極發展鄉村旅游,開發多種旅游模式,加強各項旅游投入和支持,建成了潭溪山、齊山、梓橦山、夢泉、云明山、峨莊瀑布群、峨莊寫生基地等一批在省內極具鄉村主題特色和吸引力的景區,初步形成了生態體驗、觀光游覽、休閑度假等多元化的旅游產品結構體系。
夢泉模式鄉村游:夢泉生態旅游區,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游三星級示范園、山東電視臺“快樂旅游365最佳影視拍攝基地”、山東省十佳鄉村游景區。位于淄川區淄河鎮幸福溜最頂端的夢泉村,村莊海拔600余米,三面環山,是著名的長壽村,現仍然完好的保存著康熙年間的村碑,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這里氣候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氣溫比城區低5攝氏度,動植物資源豐富。2004年以來,景區通過“公司+集體+農戶”的夢泉經營模式,形成了人人參與、集體統一管理、村民共同受益的良好局面,當地人均收入由旅游開發前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現在的近2萬元,同時游客也能在游覽景區風光的同時,與村民面對面、零距離的了解鄉村,體驗山村純樸的鄉俗、鄉音、鄉風、鄉情,也讓景區更具吸引力。
生態旅游區帶動農家樂模式鄉村游:近年來,淄川區以打造“生態淄川”旅游品牌為目標,在成功開發夢泉生態旅游區的基礎上,通過積極對外招商引資、整體承包經營等措施,吸引了川東、美圖、東泰等大企業來本區投資興辦旅游業,并本著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原則,建設開發了潭溪山、齊山、云明山一批投資上億元的旅游大項目,初步構建起了以潭溪山景區為龍頭的環太河水庫生態旅游圈,成為淄川旅游業發展的新亮點。
同時依托大景區發展帶來的巨大客流量和商機,景區周邊農家樂迅猛發展,目前環夢泉、潭溪山、齊山等景區周邊各種檔次農家樂近100家,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旅游旺季景區的接待壓力,為游客提供了多樣化選擇,同時當地農民就地轉產就業,農副產品就地銷售,為農民致富增收開辟了新途徑。這種生態旅游區加農家樂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有力拉動了淄川山區鄉鎮經濟的發展,對促進全區經濟平衡協調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寫生基地鄉村休學游:以淄川區太河鎮峨莊為典型的東南部山區,地貌多樣,水系發達,生態環境良好,自然、人文景觀豐富,特別是淳樸的民風和以石房子、石板路為主要建筑風格的古村落,年代久遠,古樸綿長,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吸引了全國眾多院校師生前來繪畫寫生,并發展起來了以柏樹莊園、全順莊園、齊魯美術寫生接待處、永鴻美術寫生接待處等一批以接待學生為主的寫生基地。通過十幾年的建設、宣傳以及眾多藝術家、學生的作品展現和口碑效應,目前國家畫院、國家戲曲學院新媒體藝術系、山東省美協、山東省工藝美協、山東省攝影家協會等上百家藝術院校、團體將峨莊列為美術寫生基地,年均接待10萬多人次,寫生修學游成為淄川區鄉村旅游的一大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