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采摘帶旺沂源鄉村游
淄博南部山區的鄉村生態環境優美,位于淄博市最南端的沂源縣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全縣果品總面積達70多萬畝,年產果品10億公斤。近年來,鄉村旅游成為該縣旅游發展新的增長點,打造了以雙石屋為代表的休閑體驗特色村,以富家莊、碾砣村為代表的賞花、采摘示范村,以毫山生態園、雙馬山為代表的自駕游示范點。雙石屋村,既有魯中山區典型的民居建筑群,又有優美的自然風光、特色林果,還有縣委辦公舊址等紅色旅游資源,在規劃和開發中,按照“分戶認定、集體租賃、統一管理、保護為重、群眾受益”的原則,進行統一規劃設計,整體打造了十余處農家小院,具備住宿、用餐、民俗展示、民事參與等功能。燕崖鎮,借助土地綜合整治,沿白馬河兩岸,規劃建設了近百公里的環山公路,貫通了牛郎織女景區、雙馬山、紅旗湖景區,把一萬多畝的櫻桃采摘園、農家樂、景區連成片,打造了燕崖休閑游觀光圈。觀光游、田園游、農家游等特色旅游項目的開發拓展,使景色秀美、空氣清新、環境寧靜的鄉村田園成為眾多城市游客的旅游目的地。2012年,全縣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35億元,第三產業占比達到38.13%。通過發展鄉村旅游,該縣縣農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既擴大了農業生產經營范圍,又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據統計,近年來沂源縣通過旅游業帶動果農每年增收6000多萬元。
中郝峪:鄉村旅游開發讓農民成為股東
博山區群山環繞,森林覆蓋率高達60%。現已打造了姚家峪、五陽湖、魯山、太陽山四大生態旅游度假區,近年來該區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豆禾園、銀花園、綠茶園、藍莓園等規模不斷擴大,博山韭菜、博山草莓、博山獼猴桃、博山金銀花、池上桔梗等被命名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全國最大的有機桔梗生產基地和山東省最大的有機中藥材、有機獼猴桃種植基地。中郝峪村是博山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代表。2003年,開始重點發展以休閑度假、養生為主的農家樂項目,依次開發了蔬菜勞作園、桂花賞花園、真人CS對戰、漂流、休閑養生宿營等旅游項目。村民自愿入股成立于2011年正式成立了幽幽谷旅游開發公司,公司總資產3000余萬元,負責全村的旅游項目開發和運營,公司化運作,單體承包責任經營。全村290名村民目前已有180人入股,游客繳納的住宿費,三分之二還給農戶,三分之一留作公司收入,每年五次福利,年底還有分紅。2003年該村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到了2012年底統計,全村人均收入24800元,該村通過做鄉村旅游、發展綠色經濟使村民人均收入增長了12倍。
“湖上人家”、“黃河人家”獨具風情
位于淄博北部的高青、桓臺兩縣,以黃河和馬踏湖濕地為依托,發揮資源優勢,結合當地民俗文化,使得“湖上人家”、“黃河人家”鄉村旅游體驗獨具風情。
桓臺圍繞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馬踏湖景區,規劃發展濱湖村莊休閑、特色觀光農業采摘、傳統民俗體驗、鄉村美食品鑒、休閑垂釣等一系列鄉村旅游產品,著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民風民俗的特色鄉村旅游業。每到節假日,游客們到此湖上泛舟、在農家大院里學習紡線織布、草柳編工藝品,購買馬踏湖金絲鴨蛋、蘆葦畫等,感受的是江北水鄉人家的風情,今年上半年實現接待101.9萬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69億余元。
高青位于黃河岸邊,淄博市的最北端,以山東黑牛(黑)、高青大米(白)、高青西紅柿(紅)、高青蔬菜(綠)、高青黃河魚(黃)為代表的“五彩農業”異彩紛呈,這些特色農產品是游客追捧的熱門旅游產品,各采摘點的季節性果蔬供不應求。淄博黃河柳春園是淄博唯一一家集餐飲、度假、休閑、娛樂、觀光、垂釣等項目為一體的綜合性黃河旅游風景區。在這里體驗特色的黃河民俗文化,品嘗到黃河野生魚、天然金蟬、黃河手工大饅頭、黃河炊餅都是沿用傳統烹飪的黃河特色美食。采摘西紅柿、葡萄、黃瓜、蒲公英菜、山菠菜、曲荬菜、西瓜、甜瓜等有機果蔬。“黃河人家”周末風情游,今年異常火爆。
今年好客山東休閑匯,鄉村逍遙游是主打產品。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借著政策的東風,淄博的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南山北水,魯中鄉村逍遙游,無限精彩待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