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班地方遠,中午沒法給孩子做飯。下午下班又晚,趕不及接孩子放學……”現如今,這是不少雙職工家長的內心顧慮。為解除家長的后顧之憂,濟南市教育系統采取食堂+配餐的模式努力解決午間留校學生午餐問題,同時積極探索解決學生延時留校問題,不斷強化教育服務功能。

  9月1日開學第一天,濟南市副市長王桂英,濟南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品木及食藥監部門相關領導一行,來到濟南東城逸家小學,實地考察“放心午餐”工程的執行情況,王桂英市長重點強調要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和監督力度,把學生的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菜品既要注意口感更要注重營養均衡。

  高新主城區90%以上學校解決了學生中午在校就餐問題

  高新區先后啟動了“放心午餐”“延時服務”兩大民心工程,強化教育服務功能。目前,高新區已有90%以上(主城區100%)的學校解決了學生中午在校就餐問題。有食堂的學校,采取公開競標的方式,選取資質過硬的企業承包餐廳,并派專門人員嚴控食品采購、加工、衛生保證等環節,確保學生安心就餐。沒有食堂的學校,采用配餐公司送餐形式進行:由家委會牽頭,校長和老師、家長代表組成管理團隊,從配餐公司的招標到過程監管全程參與,確保午餐的衛生、營養與美味。多樣化的供餐形式既方便了學生與家長,又保證了中小學生身體發育的營養需要,家長們贊不絕口。

  “四點半課堂”解家長不能按時接孩子的難題

  同時,根據濟南市教育局關于做好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的要求,今年秋季開學,高新區又開啟了另一項惠民工程——“延時服務”,在高新區東城逸家小學和奧龍小學先期開辦“四點半課堂”,為下午不能在放學時間準時接孩子的家長排憂解難。學校精心設計“四點半課堂”內容:讀書、運動、娛樂活動……確保學生能夠在課后之余,豐富知識、鍛煉身體、健康成長。

  據了解,為解決社會上不達標小飯桌被取締臨時對學生與家長帶來的不便,市教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超前研判,提前部署,建立了以市局統籌、區縣主導、學校為主體的工作體系,探索出學校食堂加營養配餐的工作模式,保證開學后午間有在校就餐需求的學生能在學校食堂或通過配餐公司配餐解決午餐問題。經前期調度,高新、槐蔭、天橋三區主要通過配餐方式全部滿足就餐學生的需求;市中、歷下、歷城三區主要采取社會上小飯桌服務加學校配餐的方式。目前,主城區90%的學生解決了午間就餐需求,其中,60%以上的學生通過學校食堂或配餐方式解決午間就餐問題。為保證學生就餐安全,市教育局聯合食藥監部門定期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檢查,并要求實施配餐形式的學校聯合工商、食藥監等部門,嚴把配餐公司資質和質量,摸排各配餐公司情況,保證食品安全,讓學生吃上放心的午餐。

濟南市副市長王桂英品嘗學生中午的統一配餐濟南市副市長王桂英品嘗學生中午的統一配餐

  濟南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品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王文濤書記提出濟南要做有溫度的城市,所以我們教育局提出要做有溫度的教育,要做有溫度的教育首先要從有溫度的校園和有溫度的教室做起。要貫徹落實“教育就是服務”的理念,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午間就餐問題,市教育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要求新建學校必須配建食堂,老學校盡快解決就餐場所,最終實現校校有集中就餐場所、中小學生午間就餐全覆蓋的目標。

  同時,為了引導學校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市教育局要求學校進一步強化為學生服務的意識,針對部分學生需要早到校、中午留校午餐和放學后晚走等需求提供相關的跟進服務,包括開放學校教室、各種功能室、圖書閱覽室、體育藝術場館等場所,科學有序地安排學生在校的學習活動生活,切實做到“早到可進校、進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導、晚走有看護”,保障學生在校安全。

  教育就是服務,教育的服務對象是學生、家長和社會。全市教育系統正在努力踐行服務理念,以學生為本,做有溫度的教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更多“山東高考”新聞請點擊:2017山東高考網上高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