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文明城市,考量著市民的文明素養。提高市民文明素養,道德是根本,教育是基礎。自濟南吹響創城“百日決戰”號角以來,濟南市教育系統明確使命、主動作為,“規定動作”逐項砸實,“自選動作”凸顯特色。
開展首輪模擬實地檢查
把脈教育系統創城工作現狀
5月22至24日,濟南市教育局面向全市教育系統進行了創城模擬實地檢查。檢查工作培訓會上,明確提出今年濟南市創城的四個之“最”,即形式最嚴峻,要求最嚴肅,檢查最嚴格,后果最嚴重。要求杜絕盲目樂觀、消極懈怠、自以為是三種情緒,要吃透檢查要求與標準,“事事有落實,件件要砸實”。此輪模擬實地檢查共抽查學校162所,青少年活動基地1處,心理輔導站3處,涵蓋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覆蓋城區、城郊結合部不同位置。共抽測校級領導283名,教師870名,學生1665名,發放回收調查問卷約7826份。對檢查結果進行了詳細的數據分析,針對不足,提出了改進措施和要求。首輪模擬實地檢查達到了“準確把脈全市教育系統創城工作現狀”的目的,為精準對標、找準差距提供了詳實的第一手資料,同時為進一步準確發力、補足短板明確了目標任務。
文明城市共建
志愿服務先行
“創城”期間,濟南市教育系統充分發揮各省市級文明單位在文明創建的示范先行作用,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志愿服務活動,傳遞文明,傳播正能量,以個體帶動群體,以學校帶動家庭和社會,共同為提升泉城文明程度、提升市民文明素養貢獻力量。
山東省實驗中學開展“文明泉城我先行”志愿服務活動,發揮“學雷鋒志愿者服務站”作用,組織師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文明引導等工作。濟南一中、濟南七中、濟南九中、濟南三職專、濟南六職專組織志愿者服務隊,協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倡導文明出行。濟陽縣索廟小學通過系列活動,促進學生上下學交通秩序的改善。為保證志愿服務質量,濟南七中邀請歷下區交警大隊教導員給志愿者進行專業培訓。濟南九中利用升旗儀式組織了“交通關系你我他,文明創城靠大家”主題教育活動。濟南三中“綠色春風志愿者”、濟南信息工程學校學生“創城”志愿者服務隊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深入到周邊街區鏟除小廣告,撿拾草叢中遺漏的垃圾雜物,擦拭宣傳公告欄,幫助社區居委會張貼共創文明城宣傳海報。山東師大附中成立了“泉城義工山東師大附中服務團”,發揚泉城義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服務精神,在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敬老院、泉城廣場、大明湖、小清河等公共區域都留下了用心清潔、扮靚濟南的足跡。濟南二中黨委成立黨員愛心基金,用于支持文明共建幫扶對象平陰縣劉小莊村的困難學生救助與文化建設。對濟南教育而言,共創文明城不僅是一個響亮的口號,更是一份實實在在的行動。
小手拉大手
攜手文明行
為大力推動創城工作,通過學生對家長進行創城知識普及和宣傳,力爭使一名學生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群體,駐濟中小學積極開展“小手拉大手,攜手文明行”活動。槐蔭區教育局以《一封“濟南”的來信》面向學子發出倡議:從學做一次家務勞動、孝敬父母開始,從學習使用文明用語、節約用水用電、參加一次文明實踐活動做起,拉起爸爸媽媽的大手,一起投入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中來。在路上多些禮讓,在社區多些互助,在校園多些關愛。文明是一種習慣,責任是一種力量。把建設美好濟南變成自覺行動,爭做主動服務社會、參與建設的小主人。扮靚美麗濟南、文明整個社會。
山東省實驗中學、濟南一中、濟南十一中等學校通過家長會、家長微信群、qq群、《致家長朋友的一封信》向全體家長發出文明倡議,提高師生家長對文明城市創建的知曉率、參與度和滿意度。濟南十八中給家長發出一封信,倡導開展志愿服務,做文明家長,評選表彰優秀家長,同時開展創建“文明校園·溫暖之家”主題活動,助推文明校園創建。濟南常春藤小學利用升旗儀式表彰優秀家長志愿者,并為家長頒發獎狀。長清區樂天小學少先隊員走進大學校園宣傳創城活動,隨機詢問路過的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內容的了解,對熟背24字并在文明倡議書上簽字的大學生發放“文明之星”胸章,受到大學生們的廣泛關注和參與。
把文明創建當做“立德樹人”品牌來做
教育系統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是創城工作的第一關口。不把創城工作當做額外的事情去做,而是將文明創建與德育品牌有機融合,使之成為提升學校文化品位、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長期、常態化工作來開展,這是濟南市眾多學校的共識和做法。
濟南市館驛街小學積極圍繞緯二教育集團“我有教養的50個細節”教育主題,確定了“童行”德育課程。在帶領學生學習、熟記“我有教養的50個細節”基礎上,將50個細節內容進行階段細化,確定每學期必修內容與年段選修內容。學校還設立“美麗發現”德育童行課程觀察量表,讓所有班主任、學科教師參與其中,對每一個班級的細節落實情況進行量化評價。
濟南一中開展創城標語有獎征集活動,濟南外國語學校開展“常規管理漫畫表情創意”競賽活動,濟南市景山小學開展“征集校園文明用語、文明展牌設計”活動,鼓勵師生積極參與,通過形式新穎,別具一格的作品展示,表現出自己對文明校園的理解。歷城區雙語實驗學校以“學做好人”為校訓,積極打造“好人文化”,開發“學做好人校本課程”,定期推出“學校好人榜”。開展 “核心價值觀”走廊文化建設、“優秀家庭小書房評選”“文明辦公室評選”“親子共讀一本書”“心理健康大講堂”“班級文化巡展”等活動,通過弘揚校園正能量,形成良好校風。濟南三職專、濟南信息工程學校開展“踐行文明公約,爭做文明市民”簽字儀式,倡導學生依照《公約》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同學們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就等于簽下了一份承諾,實現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轉變,養成“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優良品質,爭做具有“文明舉止、優雅氣質、過硬技能”的優秀中職生。
過好“我們的節日” 誦讀“我們的經典” 傳承美德,傳播文明
濟南教育將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和課程表,結合開展“書香校園”創建、“我們的節日”主題節慶、“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等活動,引導全市中小學師生形成誦讀經典、傳承文明的良好習慣,在誦讀中感悟中華優秀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傳承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
濟南師范附屬小學端午節期間開展“保護母親河,爭創文明城,我為附小添光彩” 徒步黃河、文化傳承環保游活動。徒步過程中,了解詹天佑和濼口黃河鐵橋的歷史,了解趙孟頫和他的《鵲華秋色圖》。孩子們利用步行的身影和條幅,向市民進行環保宣傳,一路行進,一路拾撿垃圾,身體力行“從我做起,人人愛護母親河”。 歷城區濟鋼文華小學舉辦了“濃情端午,綻放夢想”主題系列活動。各班在前期搜集資料的基礎上,開展了“端午競渡”賽詩會。屈原的“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陸游的“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辛棄疾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等等,激發起孩子們濃厚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情結。學校還組織開展了包粽子、繡香包活動,在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孩子們收獲的不僅僅是自制的粽子、香袋,更是別樣的體驗和收獲。濟南修文外國語學校舉行第一屆書香文化藝術節,我的中國夢——經典誦讀、圍棋象棋比賽、以“讀書”為主題的手抄報創編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活躍了校園文化氣氛,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促進了的友誼與交流,為文明校園創建增添了絢麗一筆。
》》更多“山東高考”新聞請點擊:2017山東高考網上高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