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3日,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等部門聯合主辦的“留學行業發展與挑戰”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車偉民透露,目前留學領域呈現低齡化趨勢。以前,很多學生是讀完大學之后才出國“鍍金”,后來有很多學生高中升本科階段就考慮出國,現在則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就辦理了出國留學手續。為此,記者咨詢了青島華威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封玲院長,得知我省去年辦理出國留學手續的小留學生比例相比往年同期翻了數倍,并且我省留學生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國內平均增長率。
據華威學院封玲院長介紹,近年來我國留學生增長速度非常快,目前大約已有50多萬人走上了留學道路。2012年僅通過雅思考試出去的留學生就有40多萬人,而2005年只有9萬人。山東作為教育大省,每年出國留學的學生達到10萬人,其增長速度已經超過我國平均增長率。
中小學生加入“留學大軍”
青島市民楊先生的兒子之前就讀青島某中學,但2013年中考成績不是很理想,讀重點高中沒有希望,在咨詢了多家留學機構后,張先生最終決定將兒子送到美國讀書。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有很多朋友都將孩子送到國外讀中學,有不少在適應了當地學習環境之后考上了國外名牌大學。
面對國內逐年增加的升學就業壓力,許多家長和張先生一樣,不想再讓孩子在千軍萬馬中擠入中高考的“獨木橋”,他們認為出國留學是一條值得考慮的路,于是眾多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學生紛紛加入到“留學大軍”中。據統計,我國的海外留學生人數居全球留學生之首,近年來我國低齡留學生人數逐年走高,今年赴海外讀高中的學生比往年增加了兩到三成。
山東家長更關心學生在國外的生活
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記者發現,家長普遍都關心學生在國外的生活狀況。而據華威學院封玲院長介紹,其他省份的家長更關心學生的成績和未來的就業,我省家長則更關心學生在國外的生活狀況。
“同樣是低齡學生出國留學,絕大多數學生取得了成功,但也有一些學生在國外養成了壞習慣,這主要是由不正確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封玲院長說:“現在小留學生出國的比較多,家長跟風的也比較多,但是孩子送出去之后,孩子怎樣成長,怎樣在中學里更好的完成學業,部分家長缺乏系統的周密的計劃。有一部分家長把小留學生送出去后,生活費付了,學習的費用付了,還會比較溺愛,給學生一千、兩千、甚至上萬美金的零花錢,這是導致小留學生失敗的一個非常大的原因。”
在談到如何避免這種錯誤時,封玲院長認為健全、科學的生活管理體系是關鍵:“因為孩子比較小,到了國外之后,首先要健全生活上的管理體系,協調學校和寄宿家庭之間的關系。家長把小留學生送出去之后,家長給他們的錢怎樣監管,怎樣讓小留學生該花的錢花,不該花的錢不花,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小留學生更易適應國外的學習與生活
據華威學院封玲院長介紹,之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在中學甚至小學階段就出國留學,是因為小留學生確實有自己的優勢。
“我認為小留學生出國,最大的優勢在于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能力能夠很快地轉變,而且美國的社會環境,會讓小留學生更努力的去學習,”有著十多年國際教育經驗的封玲院長說:“第二點主要是在中學階段,學生可以參加更多的社團活動,借此積累更多在美國的人脈,中學階段的人脈關系相對很單純。第三點,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它的設置非常國際化,除了美國本身的一種社會環境教育之外,更多的還融入了歐洲國家的一些課程,世界歷史以及世界文化,是中學課程中很大的一部分教學課程,這對孩子將來,指導孩子未來的就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