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聚焦大學生抄襲現象》系列報道,引起江城各大高校師生的高度關注和熱議。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應對大學生抄襲現象,許多老師都各有妙招。
老師妙方
讓學生抄無可抄
武漢大學文學院李建中教授,在《中國文化概論》課程期末考試中,給考生下發了一份白卷——要求學生自擬一份考試試卷,只擬考題,不作回答。考場無人監考,可以自帶書本資料。這讓一些有心抄襲的學生,也只能望“紙”興嘆。李建中表示,想嘗試改變學生“上課聽寫、復習抄寫、考試默寫”的狀態,希望他們有點創意,多點創造,體會到自主性學習和創新式學習的樂趣,也讓學生無法去抄襲網絡或者他人的作業。
華中科技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阮麗萍老師,則是在作業內容上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因為課程相對枯燥,作業就盡量生動有趣一點,體現個性。”她曾經要求每個同學寫一段文字,把自己眼中、他人眼中和理想狀態下的身高體重、長相性格、家庭環境、情感狀態、學習狀態、未來規劃等包含進去。讓她欣慰的是,絕大多數同學都認真做了,而且個性鮮明、創意十足,寫出了真情實感和對未來的理解。
學子表率
學霸基本都不抄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大二學生小趙,曾在三門課程中拿下滿分。大一下學期的馬克思主義原理期末考試中,任課老師要求針對當下的時事熱點寫一篇期末論文。寫作論文時,小趙根據自己研究的著作,結合自己的思考,提煉出不少新穎的觀點。盡管部分觀點存在爭議,但相比其他千篇一律的“模板”文章,他的創新思維讓任課老師給出了少見的滿分。
專業排名第一,同時被美國7所名校錄取的武大經管院數理金融班2009級學生李當娜,也是學霸的典型代表。在輔導員王剛眼里,她的過人之處在于特別肯鉆研,遇到復雜問題,從不一抄了之。“有一次動力系統的課講到了一個四維空間的概念,復雜程度難以用圖形表達。老師提到這個概念來自美國的一篇學術論文,結果第二次上課時,大家發現李當娜找來了那篇原版論文,上面已寫滿了她的筆記。”
專家聲音
根治抄襲需制度調整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葉顯發表示,“反抄襲”的重點在于老師的把關。除了增強自身在學科專業的閱讀量,能夠及時識別學生的抄襲外,還要鼓勵學生增加閱讀量,積極指導學生寫作論文。他也希望大學生能尊重老師和學習,以一種誠信務實的姿態對待課程論文以及畢業論文。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沈陽,歷時6年研究出“ROST反剽竊系統”,意圖遏制高校里的學術不端行為。談到根治“抄襲現象”,沈陽建議除了老師想辦法創新作業形式外,從制度上取消非研究性的專科生、本科生畢業論文答辯,改用實習報告等其他形式更為重要。
原標題:高校教師治抄各有妙招 專家:根治抄襲更需制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