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每時刷屏,與信息世界半小時“掉線”就焦慮不安、魂不守舍。9月開學季,自從孩子入了學,加了孩子所在班級的家長QQ群,原本只用手機打電話、與朋友聊天的楊先生不得不變成了刷屏手,生怕一不注意漏掉孩子老師發(fā)布的相關(guān)信息。
為給兒子辦手抄報 家長四處請“大神”
“現(xiàn)在每天都提心吊膽的,生怕老師臨時點題,給我們家長出另類的作業(yè)。”兒子剛上二年級的楊先生仍然記得一年前剛送兒子入學時,第一次家長會,老師就給了個“下馬威”:回去陪伴孩子一起辦一份以中國夢為主題的手抄報。“孩子剛從幼兒園出來,根本不會寫字,畫也畫不好,自己做的話根本就不行,這分明就是給家長的作業(yè)。”楊先生又是打格子、又是從網(wǎng)上找素材,足足忙了兩天才給孩子交上第一份作業(yè)。
而在剛剛過去的暑假,面對孩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楊先生已經(jīng)有了經(jīng)驗,特意找個做設(shè)計的“大神”朋友幫忙,完成了一份看起來完美但對小學生來說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作品。“作業(yè)做好了,孩子有面子,老師在群里一展示,我們做家長的也倍兒有面子。”楊先生表示。
每隔幾分鐘看一次QQ群 手機盲變刷屏手
“自從加上孩子班級qq群,手機從早到晚就‘嘀’個不停,我每隔幾分鐘就看一下,生怕錯過重要信息。”開學不到兩周,楊先生的愛人劉女士也由手機盲變成了“刷屏手”。
劉女士告訴記者,孩子班內(nèi)有54名學生,但是群里就有100多人,不但包括孩子的爸爸媽媽,還有一些爺爺奶奶也加入了群。老師隨便一句話,大家就一呼百應(yīng)地回復(fù)。“光隨便點個贊,一百多個下來,屏也不知被刷了多少次了。如不回復(fù)又怕老師看到會有意見。”劉女士不無憂慮地表示。
與劉女士的經(jīng)歷類似,家長王女士也是孩子班級群里和老師的忠實粉絲,作為家委會成員的她時時刻刻都關(guān)注群里的消息。王女士說,老師有時會讓孩子回家?guī)Ю⒛ú嫉任锛瑸榱私o孩子“長臉”,她每次都會給準備多份。“前兩天孩子回來說班里需要綠植,我還專程陪他去鮮花市場買的。”家長應(yīng)保持平和心態(tài)不給自己和孩子造壓力。
濟南芙蓉小學校長張杜鵑表示,孩子初入學都有一個適應(yīng)的過程,家長要想助力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有攀比心理,否則會給孩子和自己造成心理壓力。
“家長心態(tài)如何對孩子來說太重要了,家長要是表現(xiàn)焦慮,對孩子成長根本不利。”張杜鵑舉例表示,她原先有一個學生在開學前表現(xiàn)得特別焦慮,不想去學校。孩子母親看到這一點,就在家里表示:明天要上班了,又可以跟同事聊天、說說自己的收獲了。孩子一看媽媽的淡定表現(xiàn),慢慢平靜下來,最后愉快地上學。
另外,張杜鵑建議,學校老師發(fā)布作業(yè)及相關(guān)信息時,盡量使用手機飛信等工具發(fā)到每個家長的手機上,這樣既不會漏掉,也不會因為發(fā)到群里被刷屏淹沒。
(原標題:開學第二周濟南家長依然抓狂 只怕漏掉老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