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四月的尾巴,小編猶記不久前如火如荼的藝考月,高三學子們緊張赴考的場面,時過境遷,余溫猶存。如今,高三藝考生們剛剛結束藝術聯考、校考的洗禮,高二藝術生又將前仆后繼。2015年藝考腳步趨近,照以往經驗,諸多學子會選擇在藝考前幾個月進行專業集訓。相信此時,不少高二藝術生已紛紛摩拳擦掌,制定好了自己未來的考學目標而為之努力,并仔細篩選為達成此目標幫自己圓夢的藝術類教輔機構。也由此,困惑叢生,究竟社會上哪些教育培訓機構才是“正規軍“?自己又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借力培訓機構,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現實情況是,藝考生專業水準參差不齊,因需求不同,其篩選的藝術類教育機構也不同。據《2014年藝考形式分析報告》指出,報考藝術類專業學生主要有三類:文化成績一般的學生,為了能上大學而投身藝考大軍占85%;比例呈逐年下降的從小對藝術有追求的學生約10%左右;其它因素影響的學生占5%左右。雖然近幾年藝考報考人數相對穩定,考生選擇也日趨理性,但因為夢想、目的不同,“半路出家”的考生仍占據著藝考大軍的主流。這些考生和家長往往抱著急于求成的想法,盲目擇校,速成輔導,從而陷入誤區。省教育廳教育專家指出:選擇適合于自己的專業和未來發展方向才是硬道理;遵循藝術教育規律,才能使專業水平扎實提升,專業素質穩步發展。
小編也帶著疑問暗訪了省內多家藝術類教育培訓機構,發現不少培訓班都是作坊式的,草臺子搭班,甚至“打一槍換個地方”,教授考生的都是極不專業的所謂“專業人”。山藝某招生老師直言:新加入藝考大潮的非藝術類高校,開設的專業以播音主持、電視編導、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動漫為多,這些專業藝術水平門檻低,考生易于入門,甚至短期突擊學習即可考中。這樣的環境下簇生了大量藝考培訓班,但不乏一些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培訓機構側重于技術訓練,培訓不出真正的藝術素質。
當然,小編在暗訪途中,發現正規的大型藝術類教育機構在在不乏,也就此管窺到藝術類教育機構的“芳草”。濟南市尚書房教育培訓學校的一條服務原則就吸引了小編的注意“不遷就學生,不遷就家長,只遷就教育規律”。帶著興趣,小編進入了該校一探究竟,并與該校教務管理佟主任攀談。佟主任一語道破該校對藝考的理解:“讓低分的孩子上大學,讓高分的孩子上名校,讓志趣學子圓夢想。就是我們的職責。”
“藝考競爭已經夠激烈了,家長和學生已經承受了極大的考學壓力,在這種背景下,藝術類教育機構只能更新進化,來進一步規范自己、提升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回過頭來為學生和家長減負、擔責、圓夢。作為尚書房來說就是這樣一家教輔機構。首先,它是經教育主管部門批準成立的正規辦學單位。學校專業主要有攝影攝像/影視編導/播音主持/空乘/模特/影視配音專業/美術的考前培訓。其次,學校教師來自各大重點藝術高校專業,部分授課教師為每年各高校藝術專業考試評委,同時擁有一支優秀的自有專職教師;再者,我們對藝術專業考試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針對性開展教學,因材施教,全面衡量學生水平后,結合學生興趣,制定出符合學生自身優勢的輔導方案,讓考生學習之后,在短時間內能迅速掌握專業考試的內容和技巧;報考方針量身定做,指導學生報考學校,才能提高報考命中率。”佟主任語重心長地說。
為了求證,小編向一些曾經參加過輔導的學生家長做了了解,他們表示學校在專業方面明確高校招生的核心要求,量化重要知識點,針對專業考試內容進行點對點式層層突破;讓考生短時間內系統掌握專業知識,依據學生專業及文化課情況推薦院校,有效解決部分考生盲目擇校等問題,使其最終能考入適合自己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