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記者隨山東科技大學材料學院有關負責人攜帶捐獻的文具、書籍等,來到日照市嵐山區安東衛街道辛莊子村,參加該村“小草學堂”揭牌儀式。
這是日照市嵐山區設立的第12家“小草學堂”,50多名外出打工的農民子女將在這里接受免費暑期輔導。擔任輔導老師的,是山東科技大學招募選拔、品學兼優的大學生志愿者。
嵐山區安東衛街道辛莊子村南臨342省道,北靠汾水火車站,沈海高速穿村而過,全村共有280戶,850人,現有耕地500畝,是個農業村,也是個城郊村。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外出務工或經商,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家中,成為“留守兒童”,尤其是在節假日,這些兒童實實在在成了“沒娘管的孩子”,他們的生活、教育乃至安全令家長和社會擔心。“小草學堂”以團組織+志愿者+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模式,有效解決農村孩子假期無人看管、學業無人輔導、安全無人保障的社會問題,是共青團組織參與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服務農民工子女的有效途徑。
“小草學堂”最初由山東科技大學材料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學生秦譚于2009年發起創辦。在當地政府和學校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扶持下,至今已走過5年的路程,成為當地的一張品牌。如今在嵐山區已有這樣的學堂12家,每年受益學生達600余人。許多“小草學堂”開課很長時間了,仍有學生家長托人求情送孩子入學。
辛莊子村“小草學堂”有山東科技大學志愿者7名,有專門的教室、辦公室。駐地村委為志愿者解決了住宿、餐飲問題,還組織專人連夜加班,趕建了“洗澡間”。
“小草學堂”對農村學生完全免費,它與社會上的輔導班、特長班完全不同。在“小草學堂”,不僅能學到文化知識,還能學到多項才藝,學到科學方法。
該區虎山鎮李家村“小草學堂”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小草學堂”的課程內容包括英語、數學等課程輔導,還有辯論賽、剪紙課、電影賞析等豐富的課外課程。在這里,留守兒童參加軍訓,學習文明禮儀、旅游文化、社會百科、詩歌朗誦、愛心手語、安全教育等課程,另外還有手工制作、健身舞蹈、趣味體育、素質拓展等,令所有學生輕松愉悅、自由自在。辛莊子村小學生邵思茗同學興奮地說:“在這里,我們找到了校園的溫馨、家的溫暖,學到了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老師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心靈的啟迪。”嵐山區團委書記趙琳介紹:每年支教結束之際,志愿者與學生相擁話別的場面特別感人,很多學生拉著大哥哥、大姐姐的手,哭著問:“明年還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