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姚友明 “梅菜扣肉”“醇香榴蓮”“碧玉巧克力”……元宵節將至,一些上市不久的“全新口味”元宵賺足了人們的眼球。專家指出,這些“新口味”元宵的食材并不會在元宵存放、烹煮的過程中發生變異,理論上并不會構成食品安全隱患。
隨著元宵節的迫近,最近幾天,元宵迎來了它的采購高峰。記者在長春市內一家大型超市里看到,各種品牌、多種口味元宵的錯落有致擺放在顯要的位置,超市導購員都在賣力向顧客推銷自己的元宵。
“大哥,今年新出的果肉元宵,拿兩袋回去嘗嘗吧?”“大娘,我這牌子做紅豆餡老多年了,品質絕對沒問題。”據記者觀察,導購員根據顧客年齡差異推銷不同口味元宵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年輕人相對比較鐘情于“全新口味”的元宵,而年長者大多選購原始食材制作的元宵,“誰知道‘果肉’元宵里究竟包的是什么東西?老祖先只用芝麻、紅豆、花生包元宵,肯定有他們的道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大媽對“新口味”元宵的點評堪稱“麻辣”。
“只要是大品牌、大廠家,我相信他們生產的‘新口味’元宵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吉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文連奎教授說,“和端午節出現的‘新口味’粽子一樣,在我看來,這些新加入元宵的食材并不會在元宵存放和烹制的過程中發生變異,從理論上講,它的食品安全應該是有保證的。”
文連奎還表示,無論是嘗試“新口味”元宵,還是效仿最近流行的“麻辣火鍋湯圓”“方便面湯圓”等新吃法,只是當下年輕人為讓元宵節過得更有趣的一種“創新嘗試”。“元宵的主要成分是糯米,有很高的熱量,只要盡量避免油炸方式并細嚼慢咽,就應該沒有什么問題。”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