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道菜,長得雖像豆芽,其實和豆芽可沒啥關系。可惜沒有對比圖,否則就實物來說,雖然都是芽,但今天這個芽明顯要粗壯的多。所以如果這道菜上桌,食客又恰好沒有吃過,要是先帶著吃豆芽的心態漫不經心的去品嘗第一口,我敢保證,一口之后就絕對會被這個芽的味道給驚艷到。比豆芽粗壯還不是它的主要特點,這個芽的主要特點是,吃一口不但帶著淡淡的回甜,居然還能吃出濃郁的花生味道。因為這個菜它不是別的,就是拿花生發的芽芽嘛。
第一次吃類似的菜是在長沙,點了一道臘味花生苗,那頓也發過博文。和花生芽相比,那次吃的花生苗沒有芽頭,桿的部分也略細一些,但也是從吃第一口起就把我給抓住了:和這次的花生芽一樣,也是口口都能吃出濃濃的花生味,同時夾雜著一點清甜。食后我便一直念念不忘,好在回學校之后居然發現學校市場的豆芽菜攤是有賣花生芽的,喜不自禁,如果我們學校的菜市都能買到,看來也不是太偏門的蔬菜,只是我過去都木有發現。
來成都之后偶爾也想吃這口,但市場里這回是真沒發現了,好在伊藤有一個芽苗菜的蔬菜區,只要逛到那,我都會挑一樣帶回家,苗苗菜有時做成上湯的,這個花生苗就按我第一次吃到時的印象,做一個臘味的了。
以下整理于網絡:
【花生芽的能量,蛋白質和粗脂肪含量居各種蔬菜之首,并富含維生素、鉀、鈣、鐵、鋅等礦物質及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被譽為“萬壽果芽”,也叫長壽芽。它不但能夠生吃,而且營養還特別豐富,是一種食療兼備的食品。
和豆芽發芽后營養價值和吸收率都全面超過豆芽本身類似,花生芽和花生相比,將花生中的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更易于被人體完全吸收;花生的油脂被轉化為熱量,脂肪含量和致胖因素都大大降低;同時提高了各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吸收利用率。
此外花生芽內有一種白藜蘆醇,其主要作用是抗氧化,是重要的植物抗毒素。它具有抑制癌細胞、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抗氧化、延緩衰老等作用,保健價值極高,被喻為繼紫杉醇之后的又一新的綠色抗癌藥物,1997年《科學》雜志將其列為預防和治療癌癥的最有前途的藥物之一。而就是這個白藜蘆醇,在花生芽中的含量要比花生高100倍,比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含量也高出幾十甚至上百倍。】
可見花生苗還是非常好的食材,如果您下回見到,真的可以試一下哦:)據說吃法還是很多的,可以像我這樣爆炒,您也可以按照您習慣或者想要的吃法,或者涼拌,或者泡菜,甚至涮火鍋煮湯啥的,相信味道都不會讓您失望。
做法在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