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菏澤的“藍天白云” 大數據帶你看大氣污染防治
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2017年,為讓菏澤藍天常在、碧水長流、空氣常新、美麗與發展同行,全市上下持續發力,人民群眾的“藍天碧水幸福感”不斷提升。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全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四項指標平均濃度分別為22微克/立方米、39微克/立方米、128微克/立方米、71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改善37.1%、-8.3%、10.5%、13.4%,綜合改善8.2%。藍天白云天數254天,同比增加30天;空氣優良天數167天,同比增加3天;重污染天數23天,同比減少18天。
“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努力讓菏澤藍天常在、碧水長流、空氣常新、美麗與發展同行。”市委書記孫愛軍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強調。
我市先后出臺《菏澤市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實施方案》、《菏澤市2017年環境保護突出問題綜合整治攻堅實施方案》、《菏澤市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實施方案》以及《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1+16”方案等文件。一年中,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先后17次研究環保工作議題25個,市委書記孫愛軍、市長解維俊關于環保工作的批示、指示達300余個,市人大常委會開展2次“一法兩條例”執法檢查活動,基本形成了黨委政府主導、人大政協監督、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大格局。
同時,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的原則,先后出臺了 《菏澤市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和《菏澤市網格化環境監管巡查督查辦法》等5個相關規范性文件,全市共劃分一級監管網格1個,二級監管網格11個,三級監管網格176個,四級網格1045個,對轄區內21408個各類污染源全部落實到具體網格、具體責任人,切實做到了監管責任無縫隙、全覆蓋。
我市按照“治、用、保”流域治污策略,綜合施策,標本兼治,洙趙新河、東魚河、萬福河三條主 要 河 流 出 境 斷 面COD、氨氮、總磷平均濃度分別為 26.36mg/L、0.89mg/L、0.31mg/L,均達到國家、省對我市的年度水質控制目標,為南水北調東線穩定供水提供了堅強支持。
為防止流域內超標污水下泄,確保水環境安全,新建設完成12座應急攔河閘和11處水質自動在線監測站。
印發了 《菏澤市十大重點行業專項治理調查工作方案》,對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農藥、電鍍等十大重點行業中規模以上且通過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企業,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共完成清潔化改造企業7家,其中,原料藥制造企業1家、皮革企業2家、印染企業4家。
對污水直排口進行全面整治,截至2017年10月31日,全市35個污水直排口治理工作全部完成。住建部、環保部公布的全國黑臭水體清單涉及我市主城區的11處黑臭水體,已治理完成7處;全市25處納污坑塘,已全部完成治理;劃定完成9個水源地保護區規劃,菏澤轄區內9個飲用水水源地全部按要求完成整治任務;排查出南水北調沿線風險源186個,建立完善了風險源管控檔案。
我市組織開展全市打擊違法排污、維護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對全市117個企業點源、9座工業污水處理廠、11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外排廢水進行取樣監測,共查處12家企業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組織全市環保項目大排查,檢查企業150個,發現問題166個,根據屬地管理原則,所有問題已全部移交縣區環保局依法處理。
2017年,全市環保系統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590件,罰款5719萬元,查封扣押26件,停產限產1件,移交公安機關案件236件,污染環境刑事案件3件,行政拘留401人次,刑事處罰110人,對環境違法起到了強力震懾作用。
強化追責問責,通過層層責任落實,讓人人身上有擔子、肩上有壓力,全市全年共對96件環保問題實施問責,問責人數214人,其中黨紀處分64人、政紀處分113人、組織處理57人、移送司法機關1人。
同時,自2017年8月10日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山東以來,共交辦我市信訪案件108件,截至目前已全部辦結完畢,共立案查處33起,罰款167.15萬元,行政拘留3人,約談11人,問責35人。截至2017年9月29日,辦理情況已全部公開。
鞏固好已完成的4313家 “散亂污”企業、7993臺燃煤小鍋爐的治理成果;加強79個站點高架源、84臺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1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機組)的管理,防止超標排污;深化對132家重點行業企業的VOCs治理,并確保治理效果;完善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加快智慧環保監管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網格化監管,實現環境監管科學化、精細化。
加大管網鋪設力度,盡快補齊城市管網缺口;鞏固好35個污水直排口、50處黑臭水體和禁養區內1597家畜禽養殖場治理成果;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利用好25個監測站點和應急節制閘,分清各縣區水質監管責任,充分發揮大氣、水生態補償杠桿作用,加大對縣區及相關部門環保工作的考核獎懲力度和失職問責力度。
嚴格按照《環境保護法》要求,依法加大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積極整改各類環境問題,完善全市污染源信息和動態管理數據庫。持續開展全市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強化企業應急預案備案管理,開展環境應急演練,防范各類環境突發事件,確保全市環境安全。認真調查處理環境信訪案件,提高案件處理的效率與質量,提高群眾滿意度。
繼續認真貫徹中央和省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決落實黨政同責與一崗雙責領導責任、企業治污主體責任、環保部門統一監管責任、職能部門管行業就要管環保責任、社會組織及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監督責任等五大責任,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菏澤市城鎮化工作快速發展,結構偏重、產業層次偏低帶來的污染負荷偏重的狀況短期難以改變;同時管網建設歷史欠賬大,城市管網缺口較多,全市管網缺口達740公里,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直排現象依然突出。
通過摸底排查,全市禁養區內應關閉搬遷養殖場戶1597家,截至2017年8月17日,關停1596家,關閉外遷1家,包括379家規模養殖場,1218家養殖戶,完成比例100%。
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市10家石化企業、143家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印刷包裝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企業、81家泄漏點2000個以上的有機化工企業全部治理完成,完成率100%。
全市施工工地基本落實“7個100%”要求,全市納入建設揚塵治理監管范圍的建筑工地有241個,揚塵治理達標率約99.17%,已安裝視頻監控設備比率約98.76%,安裝在線監測系統比率約96.27%;納入建設揚塵治理監管范圍的拆遷工地有62個,揚塵治理達標率約96.77%;納入建設揚塵治理監管范圍的市政工地有23個,揚塵治理達標率約95.65%。
全市共排查出各類 “散亂污”企業4313家。截至2017年7月28日,4313家“散亂污”企業,全部完成取締整改,其中,清理取締3691家,整改提升622家。
據了解,我市共排查出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7993臺。截至2017年7月7日,7993臺燃煤小鍋爐全部完成取締任務。據測算,年可減少燃煤21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約5.07萬噸、氮氧化物約0.63萬噸、煙塵約4.64萬噸。
猜你喜歡
- 岳程:“臘八節”喜領鼓鑼镲 火熱的秧歌扭起來
- 評論() | 分享01月26號 15:30
- 菏澤將建魯西南大數據產業城
- 評論() | 分享01月26號 15:30
- 菏澤:未來十天氣溫持續偏低,出門記得穿厚點
- 評論() | 分享01月26號 15:30
- 菏澤城區多個路段為何污水外溢?
- 評論() | 分享01月26號 15:30
- 菏澤“地理標志產品”期待名利雙收
- 評論() | 分享01月26號 15:30
- 山西姑娘尋愛菏澤 命運讓她如此堅強
- 評論() | 分享01月25號 14:45
- 菏澤市村級體育總會今日成立 現場發放秧歌器材5千余套
- 評論() | 分享01月25號 14:45
- 《菏澤市物業管理條例》出臺 明確規定公共收益歸業主所有
- 評論() | 分享01月25號 14:45
- 菏澤一小區交房“遙遙無期” 售樓處已“人去樓空”
- 評論() | 分享01月25號 14:45
- 唱響“健康中國”主旋律 共筑美好生活“中國夢”
- 評論() | 分享01月25號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