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山東高考志愿填報實行平行志愿,考生心理安穩了,可對高校來說,招收尖子生的壓力大了,正因如此,高校間的“掐尖”戰也提前引爆。6月14日,北京交通大學的校長寧濱來到青島,為學校宣傳招生打“前戰”,并許諾考生報考該校時,只要提檔就不退檔,復旦大學、山東財經大學等高校也都紛紛推出了吸引優秀考生的政策。不過,專家也提醒,實行平行志愿對于高分考生來說并不是意味著“萬無一失”,專家也建議,考生在報考志愿時,還是要合理搭配專業志愿,并盡量選擇“服從專業調配”。
名校更熱,弱校更冷
據悉,往年,山東省普通文理科高考錄取,各個批次一志愿只能填報一所高校,考生填報一志愿落榜后,就只能落到二志愿。從今年開始,山東省開始在普通文史和理工類的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專科(高職)批全面實行平行志愿和分批次征集志愿(藝術、體育等有術科成績要求的專業不實行平行志愿),每個批次的第一志愿,考生就可選擇填報六所高校志愿。對于考生來說,實行平行志愿可幫助考生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分盡其用”,在選擇志愿時不必再過多糾結。但對于高校來說,招收尖子生的壓力卻大了許多。而這也是實行平行志愿帶來的一個副作用,那就是名校會更強,弱校會更弱。
“實行平行志愿之后,各個高校爭奪優秀生源的競爭肯定更激烈了,這個毋庸置疑。”談起山東省今年開始實行的平行志愿,青島一所高校的招生辦負責人說,“平行志愿就意味著在錄取時就以分數為主,可以保護高分考生,但是會使考生集中在一個相近的分數段,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風險降低,但是各個高校在爭奪優秀生源時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北京交通大學校長寧濱也表示,“今年是山東省第一年實行平行志愿,簡單來說,這種填報志愿的方式就是希望高分能考上好學校,按照過去的方式我們能招到一些可以上北大清華的優秀考生,但是今年可能就比較有難度了。”
高校生源爭奪戰打響
記者發現,盡管高考結束沒幾天,但是各高校的生源“爭奪戰”已經漸漸打響。6月14日,北京交通大學的校長寧濱在青島參與一個合作儀式時,還不忘宣傳自己的學校。“山東省的生源一直都非常優秀,過段時間我們的招生組就會到青島,專門舉行招生宣講會。”他說,“在軌道交通方面,北京交大的專業是全國最領先的,所以如果有同學喜歡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物流這些方向的專業,可以考慮我們學校,而且青島現在實行藍海跨越的戰略,要建設地鐵、城鐵體系,要建國際的一個大樞紐,將來這個方向也會有很廣闊的就業前景。”他也透露,下一步可能在青島建北京交通大學青島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學跟青島也有更多層次和范圍的合作。
談起今年山東首次實行的平行志愿,寧濱也在現場做出許諾,考生在報考時如果填報了服從專業調劑,只要學校提檔了,就不會退檔。“我們學校國際交流合作非常活躍,我們每年都會向國外的合作院校派遣學習、進修的學生,對于學生來說,這方面是獲益最大的。而且我們今年調檔比例是102%,并且我們今年也做出許諾,如果考生在填報時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只要提檔,我們就不退檔,因為退檔之后對學生的影響可能是非常大的,一退檔可能就掉到空里了。”
學校紛紛使出殺手锏
目前,各個高校的招生計劃早就已經出臺,而各高校的招生組已經開始分赴各省市展開生源“爭奪戰”,一方面加大對自己學校特色的宣傳,另一方面,各種各樣的“優惠牌”也是必不可少,其中一項就是巨額獎學金的誘惑。6月18日,記者專門咨詢了復旦大學招生處了解到,今年復旦大學仍然實行全省理科前十名的學生報考該校,可以申請5萬元的新生特等獎學金的政策。另一方面,許多高校也都表示,對于考生在入學后轉專業,他們都采取了比較開放的措施,允許新生入學后轉專業,這無疑是給考生送上一顆定心丸。“我們學校就規定學生在入學一年以后,只要通過測試,就可以自主選擇調整專業,按照往年的統計來看,超過70%的同學都可以成功。”寧濱校長跟記者說。
同時,對優秀學生實行“特殊培養”也是許多高校的“殺手锏”之一,比如浙江大學的優秀生就有機會直推竺可楨學院,將為優秀本科學生實施“特別培養”,在師資享有、兩年后專業選擇、出國留學等方面都將有特別優勢,山東大學也開設了尼山學堂。而近日記者也了解到,山東財經大學的優秀新生將有機會獲得“特殊培養”—— —— 進入“創新人才實驗班”。2013級新生入校后,學校將選拔部分優秀學生組建創新人才實驗班。“目前已經開設金融、國際會計、經濟學三個創新人才實驗班,并將視學校實際和人才培養需求開設更多的創新人才實驗班。實行小班化教學和個性化培養模式。學校為創新人才實驗班提供一流的教學資源,并在培養模式、教學改革、師資隊伍、教學條件、保送研究生等方面給以政策支持,以培養優秀的拔尖創新人才。”
平行志愿并不意味著“保險”
盡管山東實行平行志愿,對于考生來說是減少了不小的心理壓力。但是在采訪中,不少專家也對記者表示,平行志愿并不意味著“保險志愿”,這種方式仍然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首先就是擇優過程中正常落榜的風險,高校擇優錄取的原則允許院校投檔數略大于招生計劃數,因此,超過招生計劃數的部分已投檔考生依然面臨正常落榜的風險,這一點毋庸置疑。而且實行平行志愿后仍然存在院校志愿合理分布問題,如果考生填報的幾個平行志愿之間沒有適當的梯度,則考生被投檔的機會就會減少。比如一志愿中第一個高校志愿不能投出,而二三個等后續平行志愿院校的投檔分數比考生高考成績還高,則后面的平行志愿都無法投出,就可能出現高分落選的情況。
而另一方面,也有專家跟記者表示,很多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愿就是“保險志愿”,只要考分考高了,就一定能考上,這是對平行志愿的一種誤解。“由于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只進行一輪投檔,考生被投檔后,如果成績相對較低、排名靠后,或專業不服從調劑、或不符合特殊專業的體檢要求、或不符合某些專業的單科成績要求,該考生就有可能被高校退檔,而此時平行填報的其他學校也已經完成投檔,這名考生會因再沒有被投檔的機會而落榜。而雖然還會實行一次征集志愿,但是對于那些優質高校來說,一般很少會出現招收不滿的情況,所以對于這些考生來說,可能就錯過了這次機會。”一所高校的招生辦負責人告訴記者。
填報志愿多問問老師
那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應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不少招辦的負責人表示,填報志愿時要量力而行,為自己準確定位。要合理搭配專業志愿,并盡量選擇“服從專業調配”。
而北京交通大學的校長寧濱也表示,在填報高考志愿時,“一個是要理性,要根據自己的志向來選擇專業和高校志愿,選擇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梯度,平行志愿之間一定要有合適的梯度,拉開一定檔次。也就是說,后面院校志愿的投檔分數最好要比前面院校志愿的投檔分數降低一定的幅度。”同時,他也建議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以多聽聽高中老師的意見。“我倒是建議考生在報考時多聽聽自己高中老師的意見,畢竟一些老師經歷過多年高考,一方面他了解每年什么樣的成績能考入什么樣的大學,選擇什么樣的專業;另一方面他了解你,你更適合什么樣的專業和學校,他們可能也更了解一些,也可以給出更準確的建議。”文/記者 孫祥輝 圖/記者 李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