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報濟南消息 35℃—37℃,山東省氣象局連連發(fā)布高溫預警信息。持續(xù)高溫下,人們減少了外出,就連菜市場里只有過年才會出現的休假現象也在高溫天氣里上演。賣菜的少了,損耗量增加了,理所應當上漲的蔬菜價格,卻在進入八月份后反常走跌,連續(xù)兩周平均降幅超13%。不過持續(xù)走跌的菜價沒有讓市民感覺到便宜。對比2012年同期,省城蔬菜價格超15%的漲幅跑過了CPI,蔬菜價格實則貴了。
省城持續(xù)高溫,周末的菜市場也不再熱鬧,人們更樂于躲在空調屋里納涼,以前菜市場上不絕于耳的討價還價,叫賣聲銷聲匿跡,菜攤老板們大都坐在遮陽傘下面,不斷的呼扇著手里的扇子,不時擦擦臉上滴落的汗珠,酷熱的天氣讓他們沒了精神。
黃瓜2元/斤、豆角2元/斤、冬瓜0.8元/斤……記者在菜市場里走了一圈發(fā)現,高溫天氣下省城蔬菜價格不升反降,而且降幅還不小。對比上期《50種百姓餐桌食品價格表》,被調查的21種蔬菜,多達16種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11種蔬菜價格降幅超過10%,5種蔬菜降幅高達20%以上,黃瓜和西葫蘆價格一周降幅超過了30%。
回顧《50種百姓餐桌食品價格表》,蔬菜價格下滑出現在7月底,目前已經連續(xù)三周價格下滑,部分蔬菜價格“攔腰斬”。
不過蔬菜價格連續(xù)走低并沒讓省城市民感覺到便宜,同時“因為高溫漲價”、“因為高溫降價”菜販們口中漲與降一樣的解釋也無法讓人信服,那么省城蔬菜價格到底是漲了還是降了?調查中記者對比了2012年同期《50種百姓餐桌食品價格表》后發(fā)現,被調查的21種蔬菜,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超過15%,漲幅遠遠超過了七月份CPI的漲幅。據近日公布的CPI指數,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7%。其中,城市上漲2.6%,農村上漲2.9%;食品價格上漲5.0%,非食品價格上漲1.6%;消費品價格上漲2.7%,服務價格上漲2.7%,食品成為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蔬菜作為食品中的一員,漲幅遠遠超過了CPI的漲勢,由此透露出,蔬菜是真的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