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基本制動功能或制動助力功能突然失效,使駕駛員無法按其意愿控制車輛減速。
轉向失效
汽車在行駛中,由于轉向功能或轉向助力功能突然失效,使駕駛員無法按其意愿控制車輛的行駛方向。
動力失控
由于動力系統原因導致汽車突然自行持續加速或無法減速。
安全裝置失效
汽車在碰撞時安全裝置無法按規定的功能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如安全帶、安全氣囊或座椅固定裝置的失效,汽車行駛中駕駛員或乘員車門自行打開。
車輛火災
由于汽車的電氣故障、易燃油液泄漏或局部過熱等原因可能引起火災風險。
視野喪失
汽車在行駛時車外前方視野突然喪失,如行駛中發動機艙蓋自行掀起。
車輛姿態失控
汽車在正常行駛時由于汽車受力構件如車輪、懸架、前/后橋、動力傳動、車身等部件的原因,導致車輛突然失控。
□本報記者 田珊
汽車三包政策10月1日實施,汽車出現質量問題也可以包退包換了。29日,判斷一輛車是否符合退換條件的最重要標準———《家用汽車產品嚴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斷指南》終于正式揭開面紗。與此同時,一些細則也逐漸明朗。業內人士分析,從目前規定來看,符合三包退換車條件的情況可能會極少。
嚴重故障出現概率低
汽車三包法規第二十條規定,因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計進行了2次修理,故障仍未排除或者又出現新的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的,銷售者應當負責更換或退貨。由此可見,嚴重安全性能故障是影響汽車產品更換、退貨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對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的判斷極為關鍵。但此前關于“三包”的規定并未明確哪些是嚴重安全性能故障,這讓車企、4S店和購車者都十分茫然。
29日,國家汽車三包專業技術委員會正式公布了《家用汽車產品嚴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斷指南》,對嚴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斷的前提條件和基本原則做了描述。根據指南的定義,嚴重安全性能故障指的是家用汽車產品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質量問題,致使消費者無法安全使用家用汽車產品,包括出現安全裝置不能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或者存在起火等危險情況。應同時符合以下三個原則:故障發生前,駕駛員或乘員無法預見將要發生的故障;故障發生時,駕駛員或乘員難以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故障帶來的后果已經危及或將危及人身、財產安全。
對于剛剛公布的《指南》,有業內人士表示真正符合嚴重安全性能故障標準,達到退換車條件的案例會極少。“列舉的情況都是災難性的故障,一旦發生不可挽回,以我們的經驗,出現這種大問題的車非常少。”體育中心附近一家中美合資品牌銷售經理劉先生告訴記者。
一年內退車購置稅全退
如果車輛真的需要退換,購車時繳納的購置稅、保險費等該如何處理?這也是消費者關注的問題。
記者29日走訪多家4S店,銷售人員均表示不清楚。不過,記者查詢了解到,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車輛購置稅稅收政策及征收管理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因質量原因,車輛被退回生產企業或經銷商的,自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之日起,按已繳稅款每滿1年扣減10%計算退稅額,未滿1年的按已繳稅款全額退稅。
購車初期繳納的保險費用同樣可以申請退還。根據《保險法》要求,保險責任開始前,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只需收取投保人手續費,其余全部退還;保險責任開始后,按照合同約定扣除自保險責任開始之日至合同解除之日應收的部分費用,其余退還投保人。
退車有時要扣折舊費
汽車是價值較高的大件產品,因此退車時也需要考慮廠家的權益。汽車三包規定明確,除了銷售者依照本規定應當免費更換、退貨外,消費者應當支付因使用家用汽車產品所產生的合理使用補償。合理使用補償費用的計算公式為:[(車價款(元)×行駛里程(km))/1000]×n。 使用補償系數n由生產者根據家用汽車產品使用時間、使用狀況等因素在0.5%至0.8%之間確定,并在三包憑證中明示。
消費者申請退車或換車成功之后,車輛通常由經銷商或廠家將原車購回。這輛車是否還可以再次進行銷售,會不會回流市場?
對此,國家質檢總局表示,對于三包退換車,汽車企業可以在修復之后按二手車進行銷售。再次銷售時應當標明該車為三包退換車,并且應當說清楚退換的原因,其后續的三包責任可以由雙方協商后在購車合同中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