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份,山東萊蕪市高新區鵬泉街道中小企業孵化園內11萬平方米的精細化工產業園標準廠房已基本竣工,進入了緊張的招商階段。
該園區的由來是隨著高新區里大項目紛紛落地,汶陽村等90%以上土地被征用。為探索失地村民長久受益的新路子,今年2月,鵬泉街道黨委作出了讓汶陽、馬盤龍等7個村合建中小企業孵化園的決定。
各村建各村的工業園,或一個村在別的村建“飛地產業園”,在萊蕪都已有成功的先例。7個村合建一個工業園,有什么好處?
“更容易招商,更有利于園區的發展,也更有利于老百姓們受益。”鵬泉街道黨委副書記李紅華介紹說,為7個村規劃建設的中小企業孵化園,占地240畝,招商以精細化工產業園為主題,目的是相關企業抱團落戶。園區道路由高新區投資建設,相關手續由鵬泉街道協調,由于7個村共建一個產業園,各項費用也節省了不少。
鵬泉街道黨委經多次召開論證會之后,敲定由汶陽、馬盤龍、前盤龍、侯盤龍、段盤龍、陳盤龍、草溝7個村按各村被征用土地面積的比例,劃分240畝土地,統一規劃,統一招標,統一施工。
翻開監理員高洪學的監理日志,清晰地記錄著每天的施工量。從3月初開始清障、場平,3月22日正式放線至6月底,11萬平方米的高標準廠房已基本竣工。
剛開始平場時,高洪學也擔心各村各自為戰,影響工期,沒成想侯盤龍村黨支部書記閆家琴站出來說:“如果我們都想干,那這工業園就建不利索,咱就不能早受益。”工業園雖然也占了侯盤龍村的地,但閆家琴首先表態不攬平場工程,誰有實力讓誰干。她這一倡議,大家都沒了話,平場順順當當地過去了。
遷墳是工業園建設中的又一道坎,鵬泉街道黨委書記劉建現場辦公,在工程指揮部承諾遷墳的費用都由鵬泉街道承擔。除此之外,鵬泉街道黨委還制定了建設進度獎,比如按期完成車間梁及墻面屋面,每平方米獎勵6元; 提前竣工的車間每平方米獎勵12元等等。
“還沒建完,本地和外地的客商就來看廠房,談價格。”侯盤龍村黨支部書記閆家琴說。侯盤龍村在工業園里建了兩個車間和一座辦公樓,總投資1200多萬元。每個車間里安裝了4臺高標準大型行吊,辦公樓內水、電、網線一應俱全。
李紅華說,工業園內18個車間和9座辦公樓即將竣工。8月份園區配套設施全部完成后,將是車間整齊成片、道路四通八達的現代化工業園區景象。
待整個園區車間和辦公樓全部租出去后,7個村每年能有1000多萬元的租金收入,老百姓的日子會更加富裕和幸福。
原標題【山東萊蕪為讓失地村民受益 各村建"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