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策利好刺激和大盤巨量成交拉動,2014年后兩個月樓市成交回暖。市城鄉建設委濟南住宅與房地產信息網每日網簽數據統計顯示,繼11月新建商品住宅網簽數據完勝“金三銀四”、“金九銀十”后,12月是進一步上揚,翹尾明顯。

  “含金量”或創3年來新高

  受政策利好和開發商以價換量策略刺激形成的樓市回暖趨勢,在2014年底特別明顯。數據顯示,11月全市網簽新建商品住宅6310套722534.87平方米,不僅完勝今年“金三”、“銀四”、“金九”、“銀十”,與去年同期的6050套681311.9平方米相比,也多出260套41222.97平方米。

  進入12月以后,現實成交量大漲帶來的網簽數據翹尾趨勢,越發明顯。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每日網簽數據最低為235套26575.52平方米,最高達552套60663.09平方米,20天時間累計網簽新建商品住宅6943套767231.41平方米,不僅超出11月的數據,年內僅次于7月份數據,還創下2011年10月以來歷年同期數據新高,從目前趨勢看,全月新建商品住宅網簽數據極有可能無限接近今年7月份網簽數據,創2011年10月以來第二大網簽量。考慮到今年7月網簽數據高企,主要原因在于限購取消后的大量補簽,今年最后一個月的樓市“含金量”有望3年多來最高。

  新房價格指數出現七連跌

  分析人士認為,歲末兩個月通常是樓市成交轉冷的時候,但今年情況明顯較往年特殊。限購取消、商業信貸松綁、公積金貸款政策放寬加上央行降息,以及開發企業為沖量普遍采取以價換量策略,對市場銷售形成了有效刺激。就濟南而言,記者注意到,中海、恒大、綠地、天鴻、萬科、銀豐等實力房企開發的大體量項目,不僅左右了樓市成交數據,也讓整個市場進入大盤“定價”時代。中海華山瓏城一天成交5000套、綠地新里香榭麗公館10天賣房300套,類似的成交情形,為歲末兩月的成交數據大幅“上翹”貢獻了巨大的能量;同時,在上述房企及旗下相關項目帶動下,“4”字頭、“5”字頭起價的項目相繼重現市場,從整體上拉低了濟南房價,導致濟南新房價格指數出現了2011年以來的首次“七連跌”。濟南房價已基本“筑底”

  成交的不斷回暖與房價降幅的持續收窄,表明濟南房價已基本“筑底”。此前有分析稱,未來2-3個月內,央行很可能還會降息。業內人士指出,銀行“放水”雖然并非針對房地產市場,但二次降息如果落地,必將對樓市交易產生進一步刺激,繼續觀望以待買到更好、更便宜住房,未必是明智之舉。世聯怡高山東區域董事總經理朱江認為,從土地市場交易情況來看,今年濟南土地市場供應量大幅減少,開發企業拿地也不夠積極,按照房地產市場庫存消化速度和建房周期來推算,明年樓市供應量可能會明顯減少,不排除房價小幅上漲的可能性。

  記者了解到,從不同區域看,當前價格下調的樓盤,絕大部分集中在西客站片區、東部唐冶片區、王舍人片區等樓盤集中區域,市中心以及南部城區的房子,價格并沒有出現明顯松動。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李鐵崗認為,從目前看,濟南樓市庫存量還比較大,批而未建的土地也不少,因此未來一個時期房價不會大漲,但繼續下跌的可能性也很小,購房者不要寄希望于房價繼續大幅度下降,而要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考慮樓盤的成本和綜合效應,選擇一個最合適的入市時機,而不是一味等待市場的最低點,因為等到價格最低點,可能已沒有最合適的產品了。

  作者:劉文忠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