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有沒有超過200的?
陶小紅:
因為這個是市里對我們規定是200以下。
記者:
超過沒有?
陶小紅:
沒有,因為我們控制得非常好。
解說:
事實情況是怎樣的呢?在這本工作筆記上,記者看到近幾天有多處COD數值超過400毫克每升的記錄。由于魯抗是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所有排放的數據都會實時傳送到濟寧市環保局,然而當記者打開濟寧市環保局的環境監測數據平臺,卻發現這些數據無一例外地僅顯示100多毫克每升,這是怎么回事呢?同樣在這本工作筆記中,記者發現了其中的玄機:“運營公司把上限給封死”,原來,是負責向環保部門傳送數據的第三方運營公司替污水處理中心修改了數據的上限。無論魯抗實際處理數值是多少,傳給環保部門的數據都不會超標。據了解,第三方運營公司這樣替企業編造虛假數據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這種貓鼠游戲的配合已經持續幾年的時間了。
這家第三方運營公司叫同太環??萍挤罩行?,是濟寧市環保局的下屬企業。像這樣公然替企業去造假的行為已經明顯涉嫌違法。除了通過在線監測數據監控企業,當地環保部門還會到企業現場直接去檢查,這些違法行為就沒有看出來嗎?
知情人:
一般環保局上那兒一去,停停以后,環保局一走這邊就開了。實際就是做做樣子。
解說:
記者和研究人員分赴各地調研發現,除了水體中發現了抗生素的大量存在,在一些養殖場及其周邊水域的抗生素含量也很高。這里是南京市溧水區晶橋鎮岔路口水庫旁邊的一個養鴨場,養鴨人往飼料里添加抗生素,已經成為常態。
記者:
這要拌多少?
溧水區養鴨人:
這個要拌一包。
記者:
這主要是治什么呀?這不是嗎,(治)雛鴨的白痢、傷寒、大腸桿菌。
解說:
記者在溧水區調查的這段時間,正碰上陰雨天氣,鴨農說一下雨,鴨子很容易生病,光喂藥不行,還要打針。這一天,記者跟隨一名獸醫,來到一個養鴨大戶家里,準備給2600多只鴨子打針,因為這兩天已經死了10多只鴨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