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能進攻火力夠猛 但防線也是被人詬病的焦點魯能進攻火力夠猛 但防線也是被人詬病的焦點

  魯能的攻擊力十分強大,這一點所有人的心里都十分清楚,在中超和亞冠的雙線戰場上,每場都能攻陷對方的球門就是最好的例證。然而在亞冠賽場上,魯能羸弱的后防也是每每讓人詬病的最大話題。

  主場迎戰柏太陽神,魯能在取得夢幻開局的情況下在比賽進程中卻被對方3比1反超,要不是蒙蒂略、王永珀、楊旭等幾個人的出色發揮,魯能恐怕會重蹈大比分負于全北現代的覆轍。可即便是下半時楊旭的點球破門幫助球隊4比3領先,后防線的漏洞又讓到手的三分變成了一分。拋開一切可能存在的其他場外因素情況,只從技戰術的角度進行考量,解析一下魯能的失球以及4個進球中的兩個。

  先來看一下失球的情況。魯能第一個失球發生在第23分鐘,對方抓住中路長傳進攻時的第二落點的機會,送出直塞,魯能兩名后衛夾防沒有成功,被萊昂德羅偷襲得手,如圖1—4。

圖1送出直塞圖1送出直塞

  圖1,對方在中路控制了第二落點并直接出球送出直塞,汪強的左側暴露出很大的空當。

圖2 魯能兩名隊員夾防但沒能成功圖2 魯能兩名隊員夾防但沒能成功

  圖2,其實,戴琳的堵截和汪強的緊貼都干擾到了萊昂德羅,但對方憑借出色的身體優勢還是擠了過去。

圖3 王大雷出擊圖3 王大雷出擊

  圖3,這個瞬間汪強其實已經卡住了身位并且有解圍的可能,但或許是看到了出擊封堵角度的王大雷,因此汪強在處理球上的選擇應該是想把皮球護給即將接觸到皮球的王大雷,而且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汪強用身體很好地把球卡在了萊昂德羅和王大雷之間。可是,如下面圖4……

圖4 王大雷封堵角度圖4 王大雷封堵角度

  圖4,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萊昂德羅破門的細節,他的右腳從汪強的身體后面發力,在汪強的兩腳之間把球捅了出去而且皮球正好穿了王大雷的一個“小門”。

  從護球的技術環節來看,汪強在護球時,雖然身體位于對方和皮球以及門將之間,但皮球距離自己身體太近甚至是在身體重心下面,且兩腳平行站立并非前后站立,沒有擴大身體護球的面積和區域,這也給了對方偷襲得手的機會。

  在對方將比分扳平后3分鐘,魯能的球門又告失守,工藤壯人接同伴的過頂搓傳殺入罰球區,凌空抽射近角破門,如圖5—9。

圖5 工藤壯人邊路控球圖5 工藤壯人邊路控球

  圖5,工藤壯人控球時,魯能在這一區域的防守隊形還是相當的完整,臨近位置之間的距離以及保護,都很到位。

圖6向內線斜插圖6向內線斜插

  圖6,工藤壯人將球回傳同伴后,向魯能的內線斜插,但是并沒有魯能的防守隊員對其進行盯防。

圖7 萊昂德羅搓傳過頂圖7 萊昂德羅搓傳過頂

  圖7,可以看到,萊昂德羅搓傳身后時,工藤壯人已經插到魯能右側防區的身后。其他魯能球員的注意力,全都在持球的萊昂德羅身上,沒人注意到在他們身后即將殺入罰球區的工藤壯人。

圖8 工藤壯人破門瞬間圖8 工藤壯人破門瞬間

  圖8,工藤壯人凌空抽射時,是從王大雷的右側將球打入的。

圖9 柏太陽神配合瞬間圖9 柏太陽神配合瞬間

  圖9,可以清晰地看到,工藤壯人插上瞬間并不越位,而且這個區域內魯能四名防守隊員都在看前面對方的持球隊員,全然沒有人去盯人。這就是典型的“看球不看人”的戰例。

  魯能的第三個失球發生在第32分鐘,魯能后場傳球失誤被對方直接快攻破門,如圖10—14。

圖10 戴琳控制皮球落點圖10 戴琳控制皮球落點

  圖10,戴琳雖然控制了第一落點,但請注意畫面右側高速前插的是柏太陽神的左后衛22號輪湖直樹,而烏索顯然沒有注意到身后插上的此人。正是這名隊員在隨后的進球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最為關鍵的作用。

圖11 戴琳傳球失誤圖11 戴琳傳球失誤

  圖11,戴琳的空中傳球沒有準確找到側翼接應的汪強,而是更加靠近對方球員。而正是剛才從烏索身后插上的輪湖直樹在高速奔跑中迅速變向去爭搶第二落點,與此同時,克里斯蒂亞諾右手指向前方,示意同伴送出直傳。此舉也說明對方隊員在球權有可能發生轉換的瞬間,角色轉換的意識非常強。

圖12 輪湖直樹傳給同伴圖12 輪湖直樹傳給同伴

  圖12,輪湖直樹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空中端傳給身前的克里斯蒂亞諾,戴琳在向這一側靠近,但為時已晚。在從圖10到12中,輪湖直樹完成了身后超車、變向爭搶第二落點、空中傳球給克里斯蒂亞諾三個行為,而中路的烏索依然處于無效的防守位置。

圖13 克里斯蒂亞諾挑球過掉戴琳圖13 克里斯蒂亞諾挑球過掉戴琳
圖14 克里斯蒂亞諾巧射遠角,皮球中柱彈入圖14 克里斯蒂亞諾巧射遠角,皮球中柱彈入

  圖13、14,克里斯蒂亞諾挑過戴琳后破門,此時魯能的防線顯得如此的脆弱不堪。突破一點即突破整條防線,位置間沒有任何的保護和層次。當然,此球的最初原因是戴琳的空中傳球失誤,但對方能在由守轉攻中迅速完成角色轉變,而我們在本可以控球的局面下,沒能在可能失去球權時迅速完成由攻轉守的轉變。看似是失誤造成的失分,實際上是瞬間角色轉變能力的缺失造成的失球。

  不過即便如此,魯能還是依靠強大的進攻火力反超比分并看到了取勝的希望。但對方的一個任意球破門最終讓魯能的三分變為了一分,如圖15—18。

圖15 對方主罰隊員助跑圖15 對方主罰隊員助跑

  1、圖15,當克里斯蒂亞諾助跑時,魯能有6名隊員在罰球區內搭起人墻。近門柱一端有4人,內側有兩人(張弛和王永珀),但兩段人墻特別是里面兩人的位置并不緊密,而且兩段人墻中間還被對方的7號大谷秀和占據和隔開。

  2、一般來說,根據排人墻防守的原則,一旦攻方有隊員站在人墻上或旁邊,守方必須有球員站在他的身后來補住這個缺口。但從圖15來看,大谷秀和的位置身后并無魯能隊員,他一旦閃開,就是對方一個非常好的射門角度。

  3、而且張弛和王永珀兩人之間沒有貼緊,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而正是這個隱患,成為了隨后丟球的原因之一。

圖16圖16

  圖16,大谷秀和在同伴起腳瞬間已經向旁邊閃出一個角度和空當,而王永珀和張弛之間的縫隙繼續拉大。

圖17 皮球穿過人墻圖17 皮球穿過人墻

  圖17,皮球正是從王永珀和張弛兩人之間穿過,而且帶有強烈的旋轉。

圖18 王大雷脫手圖18 王大雷脫手

  圖18中,王大雷在身體重心已經挪向左側的情況下,迅速向中路回收,但兩腿之間的距離已經過大無法及時調整好重心。因此,身體并非處在皮球的正前方,也就是說,準備抱球時身體是無法在皮球的運行線路的前方有效地擋住皮球的,因此在手臂向懷里攬球并準備夾肘抱住皮球時,出現了脫手的情況。

  這個失球談不上賴誰,王永珀和張弛高高跳起去封堵皮球也沒有錯,只是如果能夠保持人墻的緊密性就更好了,況且王永珀下半時還有一次出色的門線救險。

  魯能的失球情況基本上就是這樣,有角色轉變速度過慢造成的失球,有局部以多防少情況下只看球不看人的丟分,有低級錯誤造成的進球等等。討論完失球的情況,再來看看魯能的進攻和進球。魯能的進攻火力一直是球隊仰仗的方面,而且本賽季的中超和亞冠雙線賽場上,魯能每場比賽都有進球,這個是十分難得的。下面,就一起來看下魯能本場比賽4個進球中的其中兩個,分別是第一個和第三個進球。

  開場3分鐘,魯能就取得完美開局,蒙蒂略展現了出色的狀態和腳感,斜線過頂傳球助攻王永珀打破僵局,如圖19—21。

圖19 蒙蒂略斜長傳圖19 蒙蒂略斜長傳
圖20 王永珀的停球非常到位圖20 王永珀的停球非常到位
圖21 冷靜推射破門圖21 冷靜推射破門

  王永珀的突然插上令柏太陽神的左后衛輪湖直樹的回追姿態非常難受和別扭,因此忙中出錯滑倒在地。王永珀的停球也是極其到位,沒有多余的調整,冷靜推射中路首開紀錄。

  而蒙蒂略在上半時的表現同樣非常出色。王永珀的破門來自他的助攻,第二個進球烏索的頭球攻門來自他的底線傳中,而上半時扳平比分的進球則是蒙蒂略的親自操刀。對方守門員菅野孝憲在罰球區內“二次觸球”被裁判員判罰間接任意球。此球的發生很多人都認為菅野孝憲是因為接同伴的回傳球,但事實上,此球是魯能隊員長傳力量過大,柏太陽神的后衛隊員并沒有碰到皮球,而是菅野孝憲想利用規則拖延時間,結果被裁判員準確地認定為“二次觸球”,給了魯能罰球區內間接任意球的機會。隨后,王永珀將球回做給蒙蒂略,后者的射門在上半時將比分扳平,如圖22、23。

圖22 王永珀回做圖22 王永珀回做
圖23 蒙蒂略推射破門圖23 蒙蒂略推射破門

  1、王永珀沒有將球橫推,因此回做的話,皮球距離蒙蒂略更近,而且更便于蒙蒂略的發力。

  2、在對方于球門線上排出人墻的情況下,蒙蒂略非常聰明地將球推起來,打出一記高球,實現破門。

  魯能的進攻和防守都非常有搶眼,前者令對手聞風喪膽,后者經常讓對手笑逐顏開。但不管怎么說,在亞冠賽場上,中超球隊和球迷應該一直對外,不管客場還是主場,在亞洲賽場上,代表的都是中國。

  (足球技戰術分析師 董午志[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