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蒲家莊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城東約8華里,至今還保留著明清建筑風格的古老村落。然而正是這個偏僻不易被人發現的村落,誕生了清代著名文學家、世界短篇小說指望蒲松齡。而蒲家莊也因為《聊齋志異》飲譽海內外,傳遞到大江南北。

  蒲家莊,原名三槐莊。始建于宋代,以村內三棵古槐而得名。明代中期,也因該村浦姓居多,以姓氏命名為蒲家莊,沿用至今。

  走進蒲家莊,小巷中的一排排老宅,散發著厚重的歷史氣息,而青磚黛瓦間,隱藏著淡定。村中央,一座顯眼的明清特色的四合院著實抓人眼球。四合院的大門木雕工藝精湛,青磚黛瓦依然留存。拾階而上,大門兩邊又有兩座庭院。推開房門,厚重的木梁橫亙在房頂,整個房頂全部用木頭鋪就,即使在現遺存的老房子中,這種也為數不多了。灰色的雕花木欞門窗,土坯覆蓋、有些斑駁的石墻無不浸透著歷史的滄桑。

  在這座古村落中,穿越時空,與歷史對話。蒲松齡故居是典型的北方農家院落風格,一進正門,三棵古槐盤根錯節聳立路邊,好像在訴說著蒲松齡的滄桑,也記載著蒲家莊的變遷。門楣上懸掛著郭沫若題寫的匾額:“蒲松齡故居”。院內有瓦舍茅屋,花叢瓜架,既有書屋情趣,又有農舍野味。

  歲月讓這座古村落留存,讓當代人徜徉在其中平靜地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