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山東省環境信息公開民間調查報告在濟南發布。2014-2015年度山東省17城市中臨沂、煙臺環保的透明度最高,日照最差,濟南名列第7。
濟南市綠行齊魯環保公益服務中心自2013年開始與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聯合開展針對山東省的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PITI)的評價工作,對17城市環境信息公開進行排名,今年是第二期針對山東省的獨立報告。
評價結果顯示,17城市環境信息公開均有大幅度提高,山東有16個城市處在全國27位之前。其中,臨沂、煙臺得分最高,透明度最好,日照得分最低,濟南排名第7。
“自行檢測平臺的良性運行,污染源日常違規信息發布的‘雙曬’模式,環境投訴舉報渠道的多元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整體提升了山東省環境信息公開的水平。”綠行齊魯環保公益服務中心負責人張廣慧表示。
“在環境信息公開方面,山東省仍有可以提升的空間。”張廣慧表示,一是企業環境行為評價方面,17城市尚未開展;二是清潔生產審核和環評信息公開得分率不足35%;三是企業重點數據公開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所有城市僅對常規污染物進行了公開,部分城市公布了固體污染物處理量,而對于其他更為敏感的特征污染物、危廢、?;返任廴疚镄畔s沒有任何公布信息。”
張廣慧表示。環評是公眾關心的一個領域。然而調查發現,很多大型建設項目在環評之初多無媒體的廣泛宣傳通知,致使很多人并不知道家門口的企業是做什么的。針對環評過程中需要開展的社區會議、聽證會及多種渠道傳播,17城市均無涉及。
在依申請公開環節,部分環保局工作人員尤其是基層工作人員信息公開意識比較薄弱,對哪些信息屬于公開的范疇,如何進行公開并不了解,甚至認為不能對外公開。
張廣慧告訴記者,調查期間綠行齊魯依申請公開各市2014年第三季度全市環境行政處罰決定書等內容,有某個市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沒有聽說過“依申請公開”,并表示郵箱、電話不能隨便對外公開。
另外,2015年初,為了解省內排污口標志牌的實施情況,綠行齊魯還啟動了“企業排污口標識牌民間核查”項目,致力于涉水項目環境信息公開和公開后民間的參與監督工作。
?。ㄉ钊請笥浾?趙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