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凌晨開始,雨落泉城,淅淅瀝瀝的小雨讓市民感覺仿佛回到了早春。雖然節氣上已經立夏,但降雨帶來的風卻涼意十足,加上道路擁堵,給市民出行帶來了不便。不過,這場雨降水時間長,對緩解旱情卓有成效,市民吐槽之外,也是欣喜異常。

  截至5月9日,今年立春以來,濟南降水僅有4場,比常年同期降水少16.8%,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減少50.2%。但過了立夏節氣后,濟南降水慢慢多起來,記者從市氣象臺了解到,本周還會有兩場降雨,氣溫也相應走低,市民出行要注意添加衣物,帶好雨具。

  小雨淅瀝堵車也能夠原諒

  8日下午開始,濟南就淅淅瀝瀝地飄起小雨,時下時停。從9日凌晨開始,雨量漸大,趕上有風吹來還有點兒冷,有種“春寒料峭、乍暖還寒”的感覺。有網友評論說:“雨下得這么輕柔,跟夏天的雨一點都不像,怎么一下子又回到了早春?中間那么多30多度的高溫天全當沒發生過?”

  市民張女士吐槽說,這場雨一下,早上騎電動車上班還有點冷:“本來已經做好了過夏天的準備,看了看這周的天氣預報,回家還得把秋褲倒騰出來。前段時間的高溫天好像是幻覺,過了幾天夏天直接來到秋天了吧?”

  不過,考慮到濟南連月的旱情,9日的雨雖然“潤物細無聲”,還是讓市民感到欣喜。下雨天遇到星期一,道路開始擁堵模式,有的市民干脆放松心情欣賞起窗外的雨景。“濟南春天下雨太少了,現在有雨總比沒有強,路上擁堵也認了。”早出門半小時去上班,卻遲到一個小時的陳先生無奈地說。

  下過幾場雨真是屈指可數

  市民掰著手指頭也能數出今年立春以后濟南下了幾場雨。據氣象資料記載,立春以后的第一場降水出現在2月13日,市區降水量達到32.6毫米。但在這場雨之后,從2月14日開始到4月15日,濟南連續62天沒下過一滴雨。統計數據顯示,從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濟南上半年連續無降水日數最長為66天,出現在1996年1月到3月。

  記者市氣象臺了解到,4月份唯一的一場降水是在4月16日,也是春節以來第一場雨。受江淮氣旋影響,濟南終于迎來了久違的甘霖。此次降雨全市平均7毫米,僅為小雨規模,其中市區降雨量7.2毫米,這還是人工增雨的結果。

  5月1日至9日,可見的降水中,濟南共下了兩場雨。2日的雷陣雨,全市平均降雨量10.7毫米左右,對緩解春旱卓有成效。9日的小雨雖然雨勢小,但持續時間長。記者從市水文局了解到,從9日凌晨開始到下午4點半,全市平均降水量11毫米左右,市區降水量11.8毫米。

  今年降水量同比少了一半

  記者從市氣象臺了解到,去年3月份,市區降水量為2.5毫米,4月份83.7毫米。與常年相比,去年春季的降水量偏多。

  今年春季則恰恰相反,3月份市區降水量為零,4月份僅9毫米。今年以來累計降水量全市平均60.9毫米,比常年同期少了16.8%,比去年同期少了50.2%。

  據市氣象臺預報,本周還會有兩場降雨。雖然頻繁的陰雨天會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但濟南春旱嚴重,市民仍希望立夏后的雨水能夠緩解旱情。9日上午,常年去黑虎泉接水的市民戴女士說:“雨雖然在下,但黑虎泉仍然停噴,希望夏天的雨水能夠把春天沒下的給補上,緩解泉城的旱情?!?/p>

  近期天氣預報:10日多云轉晴,南風短時北風2~3級,最低氣溫11℃左右,最高氣溫25℃;11日晴轉多云,南風3級增強到4~5級陣風7~8級,最低氣溫濟陽、商河、平陰15℃左右,市區及其他縣(市)區18℃左右,最高氣溫31℃左右;12日多云轉陰有雷陣雨,南風轉北風都是3~4級,雷雨時陣風7級,氣溫下降;13日晴轉多云,北風轉南風都是2~3級,氣溫繼續下降;14日多云轉陰夜間有小雨,南風轉北風都是3~4級,氣溫變化不大。

 ?。R魯晚報·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郭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