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有詩云:“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說起河豚,那可真是一道美味。大家平常所說的“河豚”,準確的寫法應該是“河鲀”,魚字旁的“鲀”。河豚雖然好吃,但體內卻含有劇毒,稍有不慎,食客就會中毒身亡。為此,國家一度禁止河豚流入市場,從去年才開始“有條件”放開河豚市場,可河豚活魚還是禁止銷售的。在濟南,一家水產店卻仍在銷售活的河豚魚。就是下面這家“振靜水產”。

根據知情人舉報,3月27日凌晨3點半,閃電新聞記者來到濟南海鮮大市場,在西北角建寧路北側找到了一家叫做“振靜水產”的店面。這里正在銷售的就有活的河豚魚,大部分是“暗紋東方鲀”這個品種。這里六七個水箱里盛的都是河豚活魚,其中一個水箱被標注“已購”,店員告訴記者,他們這家店主要銷售的就是河豚魚,已經存在很多年了,積攢了一些老客戶。凌晨三四點鐘,正是店里最忙的時候。


河豚魚有很多品種,分野生和養殖。目前,我國養殖的河豚魚主要有兩種:紅鰭東方鲀和暗紋東方鲀,暗紋東方鲀來自長江,紅鰭東方鲀來自海洋,這兩種河豚魚養殖的歷史有20多年了。因為誤食或者操作不當,中毒致死事件時而發生。1990年,國家衛生主管部門就出臺過《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禁止河豚流入市場。2010年,這一辦法被廢止。這主要是考慮到市場需求,去年9月5號,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聯合下發《關于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鲀和養殖暗紋東方鲀加工經營的通知》。中國漁業協會河豚魚分會副會長朱永祥稱:“有條件有幾個方面,一個方面,只能是養殖的兩個品種,紅鰭東方鲀和暗紋東方鲀,野生的是不能加工經營的;第二個有條件是,養殖的單位一定要經過農業部漁業局備案的,進入市場還必須是加工產品,防止消費者分不清楚是什么品種;第三個加工產品單宗的可視部分,是皮和肉帶骨頭,內臟還不能食用。”

根據《通知》,養殖和加工河豚魚的企業必須經過相關專家組的評審并在中國漁業協會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審查備案。“禁止經營養殖河鲀活魚和未經加工的河鲀整魚。禁止加工經營所有品種的野生河鲀。”“河鲀加工產品應當包裝,包裝上附帶可追溯二維碼,并標明產品名稱、執行標準、原料基地及加工企業名稱和備案號、加工日期、保質期、保存條件、檢驗合格信息等。河鲀加工產品應使用統一式樣的產品檢驗合格證明。”
更多詳細內容請收看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今晚17:55分播出的《民生直通車》欄目,熱線電話:0531-66661234。
來源:齊魯網-閃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