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消息:2016年山東省內老字號企業共同發力,加快創新發展,實現營業收入1184.53億元,同比增長7.91%;其中,電子商務實現營業收入38.41億元,同比增長14.77%。實現利稅232.13億元,同比增長5.06%;實現進出口86.80億元,同比增長5.30%,其中出口77.74億元,同比增長5.33%;老字號企業從業總人數19.69萬人,同比增長5.35%;技術改造總投入33.05億元,同比增長9.59%。

  山東十七個地市當中,青島老字號企業規模最大,達到714.83億元,占全省規模的60.35%;其它依次為聊城99.72億元,占比8.42%;淄博66.60億元,占比5.62%;煙臺62.93億元,占比5.31%;濰坊53.50億元,占比4.52%;東營49.97億元,占比4.22%;濟南44.01億元,占比3.72%;德州36.67億元,占比3.10%;威海和棗莊兩地的老字號企業營收較低,主要是當地老字號企業數量較少且企業規模小的原因。

  自2006年以來,商務部分兩批共認定“中華老字號”1128家,山東省66個品牌入選。2007年起,參照商務部“中華老字號”認定標準,山東省先后認定了三批共計153家“山東老字號”。截止2016年年底,山東省“中華老字號”和“山東老字號”的企業數量達到219家。

  目前,山東省老字號企業產品范圍涉及食品、酒水飲料、輕工工藝、商貿服務、餐飲飯店、醫藥保健等十余個行業領域。其中,餐飲類18家,占企業數量8.2%,營業收入2.98億元,占營收總額的0.25%;輕工工藝類31家,占企業數量的14.2%,營業收入128.75億元,占營收總額的10.87%;食品類78家,占企業數量35.6%,營業收入203.30億元,占營收總額的17.16%;醫藥保健類19家,占企業數量的8.7%,營業收入89.43億元,占營收總額的7.55%;商貿類11家,占企業數量5.0%,營業收入261.19億元,占營收總額22.05%;酒水釀造62家,占企業數量28.3%,營業收入498.89億元,占營收總額42.12%。

  企業規模方面,500人以上的企業43家,企業數量占比19.63%,營收規模占比93.59%;100-500人的企業55家,企業數量占比25.11%,營收規模占比5.54%;20-100人的企業77家,企業數量占比35.16%,營收規模占比0.81%; 20人以下的企業44家,企業數量占比20.10%,企業營收占比0.06%。其中,50人以下的企業大多集中在熟食制品(食品類目)、輕工工藝行業。

  基本來說,“十三五”新時期開局良好,山東省內老字號企業2016年呈現穩定發展態勢。青島啤酒、東阿阿膠、宏濟堂、德州扒雞、周村燒餅等老字號家喻戶曉,蜚聲海內外。2016年,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首次發布中華老字號品牌價值榜單,山東省青島啤酒、東阿阿膠分別以357.87億元和340.53億元位居前兩位,樹立了我省老字號品牌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力。

  老字號企業在適度擴大總需求、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指引下,努力滿足現代人群多層次多樣化消費結構,不斷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努力在更高層次上迎合消費者需求解決供需矛盾,呈現以下發展特點:

  中國食品報網統計的2016年數據顯示,山東省白酒年產量112.64萬千升,位居全國第三位。但是,對比茅臺、五糧液等外省著名白酒品牌,山東白酒老字號大而不強,品牌價值方面還有待于通過產品定位、現代營銷、互聯網思維等進一步提升。目前,酒水釀造在山東老字號企業營收當中占比最大,其中包括青島啤酒、煙臺張裕、景芝、國井扳倒井、蘭陵等大型酒企,囊括了啤酒、葡萄酒、白酒和黃酒等不同類型酒水。2016年,山東所有酒水類老字號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35%,可以看到在酒水行業回歸經營本質和走品牌親民路線的時候,山東省的老字號企業已經率行業之先獲得消費者信賴,因此在酒水行業仍舊下滑的情況下,老字號酒水企業呈現復蘇趨勢。

  餐飲行業方面,2016年山東的老字號餐飲獲得了喜人成績,營收同比上升34.56%,利稅同比提升17.28%,老字號餐飲品牌在消費觀念更迭、消費結構升級以及互聯網餐飲“走俏”的多重擠壓下,通過傳承原汁原味的中華民族美食文化得到越來越多消費人群的認可。但是,對比中國烹飪協會日前發布的2016年全國團餐百強企業總銷售額比2015年增長36%這一數據,山東省老字號餐飲企業的增長略有不足。業內指出,在傳統餐飲業持續受到沖擊的今天,年輕的消費人群對老字號餐飲品牌認知度不足,需要老字號餐飲企業既要保證老字號餐飲企業的純正味道、傳統技藝、匠心風范,又要創新改造、傳承升級,持續擴大老字號品牌影響力,突破老字號餐飲區域局限,發展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使餐飲老字號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山東的老字號食品行業2016年的營業收入較2015年提升10.35%,其中電商收入提升3.74%。通過2015年山東省商務廳推出的“互聯網+老字號”信息化工程,山東老字號企業紛紛試水電商,效果明顯,尤其表現在老字號食品行業中的熟食類產品,電商收入同比提升38.62%。山東老字號熟食類產品以醬豬蹄、扒雞、燒雞、醬牛肉、燒驢肉等為主要產品,之所以在老字號食品行業領域占據較大份額,這與山東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飲食文化息息相關。但是,伴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目前熟食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傳統的山東熟食制作方法如醬、扒、鹵等,因為口重味濃以及品種限制等,企業在擴大市場區域及份額等方面,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巨大市場壓力。

  山東的醫藥保健類老字號企業2016年蓬勃發展,同比提升21.26%,主要體現阿膠行業的發展。山東的三家重點阿膠企業分別是東阿阿膠、宏濟堂阿膠和福牌阿膠,收入規模在醫藥老字號行業當中占比88.68%。除了阿膠企業,目前山東的醫藥保健老字號以中醫正骨行業為最多,企業數量在醫藥老字號中占比36.8%,但營業收入占比僅0.38%,目前,這些企業普遍存在可持續發展困境,表現為企業受地域局限,市場空間有限。

  山東省的老字號蘊涵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在出口貿易方面通過自主品牌發展,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2016年以青島啤酒、煙臺張裕、東阿阿膠、青島即發等企業為代表的老字號,不斷拓展國際市場,以5.30%的增長率持續增長。在傳統競爭優勢弱化的今天,山東省的老字號企業正在努力進行改革創新和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努力提升產品附加值,表現出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推進轉型升級的整體趨勢。

  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秘書長魏子杰表示:目前山東省的老字號企業營收規模雖然可觀,可是其中存在兩頭大、中間小的現實情況,青島啤酒、東阿阿膠和煙臺張裕等規模企業占據了老字號營收的半壁江山。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要實現老字號振興,讓老字號真正煥發往日輝煌,還需要推動老字號企業引入現代管理思想,告別作坊式、家族式的原始化生產理念,以互聯網思維創新發展。下一步,協會將通過加強對老字號企業的動態管理,聚集老字號品牌以合力方式抱團發展,通過文化營銷、傳承創新,賦予產品新的活力,提升品牌內涵,引領行業發展,實現山東省老字號品牌價值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