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一次帶畢業生的班主任和48張明信片的故事 相伴青春 一言一語皆關情

  “這是數學老師的手哦,拍一下加20分!”劉寧在數學考試前,跟考生們開玩笑,調節一下略微緊張的考前氣氛。

  每年的高考,考生自然是主角,但是在考場外陪考的家長、老師、志愿者也成了這場考試的一道風景線。2017年高考的二中考點,來自臨沂第一中學北城區的各班班主任們自發來到考點,為學生們加油打氣。多年教齡的類老師感慨:“一個老師一生還能送多少屆畢業生?十屆最多了,所以每送走一屆,心里都很不舍。”第一次帶畢業生的班主任劉寧,送走了第一屆畢業生,他的心里除了那一份不舍,還有更多的故事可留作紀念。

  劉寧收到的48張明信片。

  聽全班同學唱《真的愛你》擦掉的是不舍的眼淚

  上午9點,在臨沂二中考點外,考場傳來了開始考試的哨聲,臨沂第一中學北城區的各班班主任們也深深地舒了一口氣,開始聚在一起閑聊起來。從臨考前的最后一節課,到最后一節班會,老師們突然變得言簡意賅起來,再也不會說:“都抬起頭來,我再說兩句。”千言萬語都化成了一句話:“放輕松,好好考,相信你們。”學生們也開始為臨別前花一些心思,有的班為老師集體獻唱:“我怕我沒有機會,跟你說一聲再見,因為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你。”當張震岳的《再見》在教室回蕩的時候,即便已經帶了多屆畢業生的班主任也會淚眼婆娑。而劉寧聽到全班集體唱起《真的愛你》,只是簡短錄了50秒視頻留作紀念后,便匆匆收起手機,背對學生,擦著眼淚。

  “這批學生是我上班后送走的第一屆學生,我用心教,孩子們用心學,三年來師生很默契,面對離別,既為他們感到開心,同時又有一份深深的不舍。”劉寧談起全班唱歌的場景依然有些哽咽。

  臨沂第一中學北城區是個新校區,因此每個班的學生相對較少,全班48名學生,每個學生劉寧都要照顧到。“每次摸底考試,壓力過大的時候,我都會一對一地和學生溝通、談心,每個學生什么性格特點,學習上有什么優缺點,我如數家珍。”劉寧說。

  48張明信片 是一場青春的約定

  臨行前,老師和學生之間總會寫寫畢業留言冊、互留電話,以便以后可以隨時聯系。而劉寧所帶的臨沂第一中學北城區高三8班的同學們,在最后一節班會結束后,送給了劉寧一沓明信片。翻看每一張明信片,48名學生一人手寫一張,每一張都透著對老師濃濃的感情,“老師,我的字丑,但是我的情真啊!”“說真的,你是我見過最盡職的老師,感謝你的付出。”“昨天看到你哭,突然想到原來你也只是個淚點很低的大男孩,我們到底是多有幸運做了你第一屆的學生。”……一言一語間,仿佛看到了劉寧和學生們生活學習的點點滴滴。

  對待學生,劉寧十分用心,就連去趟超市,都要給48個學生買點筆帶回去。高二,劉寧被學校派到山東大學培訓,四天的學習時間,讓劉寧十分惦記他的學生,每天都要給代課老師打電話,詢問學生當天的學習情況。“學習結束后,我想帶點山東大學的紀念品回去,思來想去最后買了48張山東大學的明信片。”劉寧說,回到家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趕到學校看看學生,并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給每一位學生寫了一張明信片。當48張有不同寄語的明信片遞到學生的手上,劉寧說:等你們都考上了大學,把你們大學的明信片也寄給我一張就可以了,我要48張哦,一張都不能少,我不做虧本的買賣。

  就這樣,一年過去了,48個孩子沒有忘記明信片的約定,即便是高考在即,即便還不知道高考成績,全班48個同學還是決定送班主任劉寧一份特殊的臨別禮物,因為這是一個大學的約定,更是一場青春的約定。

  亦師亦友的走心老師 無人能夠取代

  7日下午2點,距離數學考試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劉寧便跟隨著高三陪考班主任的隊伍來到臨沂二中的考點,為學生加油。劉寧高舉起右手,對學生說:“這是數學老師的手哦,拍一下加20分!”學生被老師的話逗得大笑,紛紛排隊擊掌,輕松地踏進考場。而這一舉動也影響到了其他考生,紛紛跟著擊掌,想沾沾數學老師手的光。

  “如果我站在烈日下的擊掌可以給學生們帶來情感上的力量,我愿意每場都在。其實老師是個良心職業,遇到一個負責的老師,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而這種影響可能就是一句話、一件事。”劉寧說,自己的學生生涯遇到了一些很負責的老師,受老師的影響,他也要做一個有良心、負責任的老師。

  “我們老師高一開學就說,這三年安心陪我們,等我們畢業了再談戀愛,所以現在成了大齡剩男至今未婚,這下,老師終于可以安心談戀愛了。”等候進場的劉寧的學生王苡同對記者說。

  而在對劉寧學生的采訪中,學生對班主任更多的點評是兩個字:走心。為了過一個圣誕節,劉寧會在同學晚自習結束后,等全班同學都走光了,再偷偷每人每個桌洞放一個大蘋果。為了給同學減壓,會在某個周末,給全班的女生每人送一個可愛的毛絨玩偶,男生則是以宿舍為單位一個宿舍一只燒雞……而這些感動學生、讓學生至今念叨的走心的小事,都是劉寧自掏腰包完成的。

  孩子會因為一個老師好而喜歡這門課,也會因為班主任好而用心學習。就像48張明信片中的一句話:“終于,我們走到了今天,要奔向各自的起點。沒人能取代記憶中的你,和那段青春歲月。”(瑯琊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