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的高溫天氣,您知道巡警是怎樣工作的么?十多斤的單警裝備,配有20發子彈的槍,24小時街面巡邏,隨時準備處置突發事件,這就是巡警日常的工作。
濟南市公安局天橋分局巡警三中隊主要負責濟南長途汽車總站、火車站和火車東站的巡邏工作,流動人口多,車流量大,“每天都是實戰”。本期“今天我來當警察”活動,帶您走進濟南市公安局天橋分局,帶您體驗巡警和綜合服務民警的工作。文/圖 記者鄭芷南
越熱越得加緊巡邏
昨天中午11點左右,濟南市的氣溫到達了37℃。在濟南長途汽車站附近,一輛巡邏車亮著警燈,兩名民警和兩名協勤正在路上巡邏,他們是天橋公安分局巡警三中隊的民警。
正在巡邏的民警沈偉除了必備的一套單警裝備外,還帶了一把槍,“巡邏的時候都是荷槍實彈的,我們兩個民警帶槍,每人配20發子彈。”沈偉告訴記者,他們每個人身上的警棍、辣椒水等單警裝備有十多斤。“一直都得穿著,雖然很熱,我們已經習慣了。”沈偉告訴記者,他們“一個班”執勤24小時,“一直不間斷地在街面巡邏,應對突發情況。”
正值中午,在戶外幾分鐘,跟著記者一起前來體驗的市民額頭上出了細細密密的一層汗。沈偉說,他和同事的警服不知道濕了多少遍了。
天橋公安分局巡警三中隊主要巡邏的地點在濟南長途汽車站、濟南火車站和濟南火車東站,“流動人口多,車流量大,我們要時刻緊繃著一根弦,應對突發事件。”沈偉告訴記者,巡警的工作始終在街面上,“我們在街上巡邏,既能給犯罪分子以震懾,也能讓市民有安全感。”“夏季炎熱,但是治安案件發生的頻率也高,所以我們更得打起精神巡邏。”民警告訴記者。
民警還得會手語
昨天早上,在天橋區公安分局綜合服務大廳內,一位聾啞人前來辦理護照,但是沒有帶身份證。天橋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出入境管理科科長董楠和這位聾啞市民用手語進行了簡單的交流后,得知這位市民家住的很遠,往來非常不方便,這次來是為了取護照,“他帶了回執單,但是沒有帶身份證。”
得知情況后,董楠核實了對方的身份信息,并查驗了回執單,“特事特辦,給他取了護照,不讓他再來回跑了。”
董楠告訴記者,他們辦理出入境業務的民警和協勤,不僅要求會簡單的外語,還得會手語,能與聾啞人交流,“這不,就派上用場了。”
暑假是每年出入境業務辦理的高峰期,“為了節省時間,我們現在可以自助取證,自助繳費,很多功能都能自己辦理了。”董楠告訴記者,下一步天橋分局還將安裝一臺自助簽注機,市民自己就能辦理簽注業務,“3分鐘就能完成簽注。”“還計劃上一臺自助填表機,填表這個環節也能節約時間了。”董楠告訴記者。
前來體驗的市民在出入境民警的指導下,嘗試給市民辦理出入境業務。“一刷出入境記錄都能看到啊?”“當然。”市民表示,原來覺得出入境業務很復雜也很神秘,“現在體驗了之后,發現一點也不神秘,我們更了解了。”
一年給15萬人辦居住證 給140多名流浪人員落了戶
天橋區流動人口較多,戶籍業務量巨大。天橋公安分局治安大隊戶政管理科科長辛琦告訴記者,2016年天橋公安分局重新采集登記辦理居住證的人員有13萬人,“最多的時候能達到15萬人,是全市采集量最多的。”
辛琦告訴記者,除了火車站和長途汽車站等地流動人口多以外,“轄區里租房子做生意的比較多,所以流動人口比較多。”
新規定要求居民辦理居住證需要提前半年申報,因此他們辦理業務的時候也增加了一道審核程序。
濟南救助站位于天橋區,辛琦告訴記者,天橋區公安分局給救助站救助的流浪人員集中辦理了戶口,“一共140多個,都是找不到家人,或者有各種疾病。”辦理了戶口,他們就能享受到不少補助。
來源: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