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7月20日訊 7月13日晚11:00點,河北衡水一輛轎車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轎車司機頭部被一根直徑約3厘米、長65厘米的方形中空鋼管自右側上頜骨至同側耳后貫穿,形成嚴重的貫通傷,患者在輾轉多家醫院均不被收治后,來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生經過十個小時手術,將巨大鋼管整根從頭后部取出。期間,由于鋼管長出腦后30厘米,患者無法平躺,醫生只能懷抱患者進行手術兩個多小時,一動也不敢動。

  7月14日早5:00點,一輛救護車呼嘯而至,患者神志尚清醒,一根長約65厘米的鋼管貫穿其頭部,面部軟組織、上下頜骨、牙齒、開閉口肌群、面神經、鼻部軟硬組織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患者隨時可能因勁動脈出血導致休克、窒息,場面觸目驚心。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口腔科劉少華主任立刻組織急診科、耳鼻喉科、麻醉科專家進行了緊急會診。萬幸的是,CT檢查表明,鋼筋并未傷及患者顱腦和頸椎。

  “由于鋼管上有三個凸起約0.5厘米的釘子,我們考慮是否先將鋼管截斷再進行取出,但是鋼管剪短后會出現變形,并且切割的同時極易造成震動,會給患者帶來二次創傷。”口腔科劉超醫生說,經協商決定將鋼管整根從頭后部取出。

  15日13:00在手術室統籌安排下一切準備就緒,耳鼻喉科錢曄醫生先進行氣管切開,建立呼吸通道,由于鋼管長出腦后30厘米,患者無法平躺,劉超需要從背后抱著患者以便進行氣管切開,兩個多小時手臂、腰背酸痛無比,但是他一動也不敢動。

  手術中,最困難的就是怎樣將鋼管順利取出。為此首先進行了探查,把重要的神經和血管保護、剝離,鋼管周圍松動出現縫隙后,再將鋼管一點一點極其小心地抽出,鋼管緊貼患者頸動脈,稍有不慎頸動脈破裂將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在取出鋼管后,口腔科醫生談萬業、劉超醫生開始對傷口及面部十余處骨折的部位進行修復、清理,由于患者面部多處損傷,縫合并盡可能地復原面部成了大問題,整個手術進行了約十個小時,手術后,患者被轉到醫院ICU病房重點監護。談萬業介紹,患者目前仍需注意抗感染和防止再出血,當時手術最重要目標就是搶救生命,對于缺損的頜面部組織,后期還需要進行再修復手術。(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李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