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底,農行山東分行省派第一書記郭君策進駐莘縣古城鎮賈莊村后,積極走訪黨員、群眾,在熟悉民意、掌握村情的同時,通過調查研究,查找梳理癥結,制訂幫扶措施,找準工作著力點和突破口,扎實推進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賈莊村是山東省省定貧困村,位于魯豫兩省四縣交匯處莘縣古城鎮,全村耕地960余畝,土壤沙化、鹽堿化或雨季易澇等問題突出,以小麥、玉米為主要產業。村集體沒有資產,也沒有收入來源,對外負債近20萬元,長期缺乏發展資金。該村共有黨員25人,平均年齡近60歲,村兩委4人,平均年齡58歲,黨員干部文化水平整體偏低,年齡老化,后備力量不足。

  集體經濟薄弱是制約賈莊村共同發展致富的重要因素。為扭轉村組織運轉基本靠“補”、基礎設施基本靠“要”、公益事業基本靠“捐”的現狀,增強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和共同脫貧致富的能力,第一書記在與鄉鎮、村兩委反復論證商議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確定了“突出精準二字,發展扶貧產業,提升集體經濟、助推脫貧攻堅”的工作思路。在對精準貧困戶逐戶落實幫扶措施的基礎上,以發展培育蔬菜大棚產業、鞏固提升高效特色大蒜種植產業、適度擴張生豬養殖產業為重點,提速產業扶貧步伐,提升村集體經濟實力。截止8月末,已實現村集體收入8萬元,提前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3萬元的年度增收目標。

  依托產業扶貧資金及項目實現精準脫貧。在40萬元省級產業扶貧資金的運用上,按照鄉鎮統籌使用的要求,配合制訂項目實施方案,在明確權、責、利的基礎上,由鎮政府負責將資金投入千畝大棚產業區。所產生的收益一方面將定向用于精準扶貧,涉及5戶、13人,另一方面,節余的部分收益用于村集體增收。

  充分發揮合作社的功能與作用。利用縣農業局高效特色農業扶貧項目,種植合作社發展大蒜520畝,種植戶每畝平均增收1000余元,村集體固定資產增加近80萬元,村集體增收7萬元,向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分紅2000元;引導養殖合作社根據市場情況,適度擴大生豬產業規模。通過爭取金融扶貧政策支持,成功獲得莘縣農商行60萬元貼息貸款。為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扶貧,第一書記協調現有生豬產業合作方--莘縣金牌飼料公司達成共同扶貧合作意向,本著“相互支持、多方共贏”的原則,積極爭取公司加大對產業扶貧力度,累計獲得公司產業扶貧資金200萬元,有效捉進了養殖合作社的發展,目前,養殖合作社已累計向村集體貢獻了1萬元的收入,并向縣扶貧辦一次性捐贈了3.8萬元的愛心扶貧資金。

  積極探索脫貧致富新路子。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先后3次組織村兩委、群眾代表外出考察了果樹扶貧產業、大棚產業、特色經濟作物等。圍繞金融扶貧工作和服務三農工作,組織20余戶村民申請了扶貧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