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融媒記者 王川 袁濤 李兆輝

  不是山東人,勝似山東人。8月25日召開的山東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同意授予謝爾蓋·伊萬赫年科等6人2017年度“山東省榮譽公民”稱號。這6名外國友人遵守我國憲法、法律、法規,對華友好,熱愛山東,在各自領域為推動山東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快來看看他們都有哪些事跡吧!

  一、謝爾蓋·伊萬赫年科:烏克蘭人,著名超高壓物理學、材料學和晶體生長領域專家。

  謝爾蓋·伊萬赫年科先后擔任山東貝斯特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和濟南中烏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首席技術顧問,2011年至2014年執行了科技部2011對俄合作專項——人工合成大顆粒金剛石制備技術,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目前,帶領團隊致力于研究大顆粒金剛石生長技術,獲得多項專利,取得了諸多成果。

  二、馬丁·哈姆·瑞德:澳大利亞人,主要從事土壤微生物生態學、細菌學、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植物病理學等方面研究。

  2014年至2016年馬丁·哈姆·瑞德作為“智惠山東”外國專家學者來到省科學院開展工作,使我省迅速掌握了根癌病病原菌的分離及鑒定方法、生防菌劑培養等關鍵技術。在他的推動下,省科學院生態研究所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2016年簽署了《共建土壤健康和生物活性快速檢測技術研發平臺》合作協議。

  三、馬爾科·帕迪尼:意大利人,2004年移居青島,2005年成立“青島益達制冷設備有限公司”,把青島視為第二故鄉。

  馬爾科·帕迪尼熱衷慈善公益事業,與另外兩位企業家發起成立了“意大利信望愛慈善基金”,并擔任主席,這是省內唯一注冊的外資慈善基金。2010年至今,共為青島市捐款達千萬,資助青島小白鴿藝術團貧困小演員,與青島電視臺聯合建立慈善捐助熱線。自2010年起,每年組織意大利音樂家來青舉辦慈善義演和拍賣會,所籌善款均用于慈善事業,他是歷年拍賣會上購買最多的企業家。公司義務為城陽區雙元路和豐元路提供夜間用電。熱衷文化藝術交流事業,先后出資組織了“奧運名畫展”、“翁布里亞爵士節”等活動。

  四、曾繁如:新加坡人,曾子76代裔孫,新加坡著名企業家,儒家典籍英文翻譯專家,現任山東曲阜儒學新院院長、山東曲阜宜居工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等。

  曾繁如對孔子故鄉山東文化事業等傾注了大量心血和資金。投資2億5千多萬元興建曲阜儒學新院,弘揚儒學精華,強化傳統教育,引進高等人才。積極從事慈善事業、捐資助學;為孔子研究院捐資興辦“春秋講壇”;在曲阜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學校設立“曾繁如獎學金”;多次向曲阜市有關部門捐贈共千萬元,促進儒學研究、傳播、文化建設。

  五、巴里·貝克:美國人,自1988年起一直擔任米德蘭—東營姊妹城協會會長。30多年來,他先后18次率團來東營訪問,對推動東營市與米德蘭市在經貿、教育、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貝克先生的推動下,米德蘭成立了“東營貿易公司”,成功地將東營市的大蒜、工藝美術品進口到美國。1992年,在他的積極推薦下,米德蘭市一名教授向中國石油大學捐贈英文石油書刊2000余冊,彌補了該校科技資料的空白。1987年6月,率米德蘭交響樂團來東營演出。隨后又率米德蘭芭蕾舞團、交響樂團、社區劇團來東營演出,并邀請東營市的武術教練、中醫赴米德蘭交流。1996年和1997年,推動兩市文化展室分別在東營和米德蘭開幕。

  六、約翰·文:比利時人,是光熱發電領域的技術專家,現任威海金太陽光熱發電設備有限公司技術顧問。

  2009年,約翰·文來威海組建了威海金太陽光熱發電設備有限公司,先后主導成立了山東省國際科技合作研究中心和威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國內外專家合作創建了太陽能研發中心。他的團隊在世界上首創真空復抽集熱管技術,主導研發的“真空復抽高溫高效槽式太陽能集熱管”被省科技廳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對于我國太陽能高溫集熱管技術發展、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