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效節水灌溉情況如何 看看水利部督查組咋說-新華網山東頻道
8月27日至31日,水利部第七督查組來山東開展2017年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第二批督導檢查活動,深入了解我省19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工作情況,肯定了我省的一些經驗做法。
山東把發展節水灌溉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的根本舉措來抓,自2015年開始,新增小農水重點縣全部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今年僅通過項目縣即可完成183萬畝的高效節水灌溉面積。
在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區,我省全面推行了“兩證一書一臺賬”運行管護模式。推進產權與使用權分離,按照“能放則放”的原則,將農田水利設施產權直接確權給農戶、村集體、農民用水合作社,讓產權人像愛護“自家責任田”一樣愛護農田水利設施。根據產權歸屬和受益情況,因地制宜確定工程使用權。
我省還在高效節水項目區根據不同種植作物、不同水源、不同投資構成工程分類核定農業用水終端水價,探索了農業水權“一卡兩價一平臺”模式。“一卡”是指每戶一張IC卡,賦予相應水權,同時實行結余年末返還清零,次年重新核定。“兩價”是指明確基本水價和交易水價,其中基本水價包括電費、人工費用、維修基金等,交易水價高于基本水價。“一平臺”是指每村建立一個水權交易平臺,用于不足水量的購買和多余水量的交易。
據了解,截至今年8月20日,全省145個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項目,都已完成年度實施方案編制審批工作和招投標工作,并已全部開工建設;已完成投資22.97億元,占總投資計劃99%;已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80萬畝,占國家下達任務的94.7%。其中噴灌2.23萬畝,微灌8.5萬畝,管道灌溉169.3萬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