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回應社會對教育多元優質發展的需求,濟南教育再度“放大招”。8月31日上午,記者從市教育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新學期將在全市普通中小學啟動“領航學校、特色學校、新優學校”創建行動計劃,全面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根據創建計劃,到2020年全市將遴選、培育、創建市級三類學校150所左右,覆蓋面將達到全市約20%的中小學。
3年創建150所覆蓋全市20%中小學
“領航學校、特色學校、新優學校的創建,是教育局3-5年內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的總抓手,我們將組建高水平的專家團隊和實踐研究團隊,對項目學校創建工作進行全程跟進指導,讓每一所學校發生真實的改變和質量提升,不斷提高省會教育的首位度和引領示范作用。”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品木說。
據介紹,“領航學校、特色學校、新優學校”創建行動計劃是我市將持續推進的一項長期項目,聚焦學校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創建行動實行市、縣區兩級分級責任,全市普通中小學校參與,各縣區具體創建方式由各縣區教育局研究確定。
行動計劃也明確了創建任務,即到2020年共遴選、培育、創建市級三類學校150所左右,覆蓋全市基礎教育階段約20%的學校。同時,行動計劃也明確了三類學校創建的共同要求,即堅持育人為本,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類學校各有定位“領航”擔當改革探索使命
“三類學校不是三個等級的學校,而是在實現共同優質發展基礎上有不同發展定位的學校。”市教育局副巡視員、教研院院長方輝介紹,在三種類型學校的創建中,所謂的傳統名校面臨更加巨大的壓力,不僅要“盤家底兒”,更要謀新篇。創建活動不會因以往的輝煌歷史簡單地頒發一個“領航學校”牌匾,而是要重新檢驗該學校是否真正體現出“探索性、實驗性和示范性”。
《行動計劃》提出了三類學校各自發展定位和創建要求。
領航學校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研究探索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擔當起教育改革先行探索的責任使命,首批將重點建設15所左右的市級高水平領航學校。
特色學校要以特色辦學理念為引領,在育人、課程、教學、教研、管理等某一個或幾個方面形成明顯的特色,該類學校創建主要面向高中學校,重在落實國家和省市對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的要求,義務教育學校也可根據各校實際申報。
新優學校則區別于“靠生源、靠政策”的傳統重點校,在育人觀念上,回歸教育本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個性差異發展;在教學上,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特別關注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成長支持。
發布會上,來自省實驗中學、省實驗初級中學、愛都小學三個不同學段的學校代表進行發言。“此次創建行動計劃將開啟一個全新的學期,所有學校都將對照計劃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省實驗中學就將爭創領航學校列為學校發展戰略的重點內容,這是傳統名校應有的責任和擔當。”省實驗中學學校校長韓相河說。
創建不同于行政評優關注家長真實獲得感
如何才能讓創建項目見到實際效果?市教育局成立了全市“領航學校、特色學校、新優學校”創建行動計劃領導小組,設立了項目辦公室,并聘請全國和省市專家組成專家團隊,按照項目管理的方式推進創建工作。
根據行動計劃要求,市、縣區教育部門還將經常性地舉辦項目學校校長培訓班和骨干教師培訓班,提供充分的研修、培訓、交流機會,轉變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形成一大批高素質校長和教師隊伍。同時,市、縣區兩級每年設立專項經費,保障“領航學校、特色學校、新優學校”創建發展過程中課程建設、研修培訓、經驗提煉、輻射推廣等方面的需求。
與傳統行政評選評優不同,三類學校的創建重在對學校的培植培育和學校的自我生長,關注點是學生家長的真實獲得,而不是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自我評判,也就意味著學校創建結果的評定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據悉,三類學校創建項目管理實行退出機制,無法完成項目任務的學校取消認定和支持,如果發生嚴重違規辦學也將失去項目學校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