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劃定核心遺產區后,濟南面臨的更重要的工作,就是對核心遺產區、遺產要素等進行相應的保護,保護的過程也是申遺將帶給濟南的最大收獲。在這一方面,濟南已經做出了規劃。

  齊魯晚報 記者 劉雅菲     

  遺產區范圍內 還劃定三大管理單元

  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每一個遺產要素周圍,都有著諸多會對其造成影響的因素。“我們針對遺產面臨的諸多影響因素,管理規劃明確了相應的保護措施。”北京清華同衡規劃研究設計院歷史文化名城所所長閆照說。

  “首先我們劃定保護區,明確了保護要求,包括整個遺產的89個要素,都劃定了相應的保護范圍。”閆照表示,同時濟南在遺產區范圍內還劃定三大管理單元,分為一類、二類緩沖區,保證了城市建設在一類緩沖區,以對遺產要素進行保護。

  閆照表示,規劃針對不同的管理要素,也參照文物保護的管理,形成了明確的負面清單,在水質、出水位置和形態的保護,泉池的材料和形狀、匯水面積、泉水功能延續、周邊環境的治理等方面,提出了非常嚴格和全面的保護要求。

  “舉例來說,我們對泉水的人工河道、湖泊、渠系、水閘、街巷的保護,都提出了相關的要求。”閆照表示,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將遺產保護對接了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對整個遺產區的周邊山體和水體環境,高度控制、風貌控制都提出了相關要求,并且納入到歷史文化名城法定規劃的體系中。

  出臺管理辦法 保障遺產持續性管理

  在對單個要素的保護基礎上,濟南還完善了整個遺產管理體系,“要出臺相關的立法條例,保障遺產持續性管理,同時出臺相應的保護管理辦法,以及相關的保護規劃,來指導相關工作。”閆照表示,此外還需要建立相關的管理、協調機構等。

  記者了解到,6日,“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報世界遺產領導小組召開了第一次會議,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以及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忠林同時任組長。這一小組的成立,也正是在保護規劃的框架下實施的。

  對城市的保護 是申遺最大收獲

  “通過申遺,可以讓城市得到保護和發展。”7日下午的濟南泉水保護國際研討會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華闡釋了他的觀點。孫華表示,1997年,麗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從那之后,麗江就走上了升級改造的道路。通過升級,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旅游人數成幾何數量增長。

  更重要的是,通過申遺,城市得到保護。“我們100多個歷史文化名城都沒保護下來,只有列入世界遺產的麗江、平遙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其他城市或是保存了一條街,或者保存了幾個點。”孫華表示,對于濟南而言,城市特色也可以在申請世界遺產的過程中保護下來。

  “申遺時長長達幾年十幾年,所以一定得重視這個過程。”孫華表示。

  具體到濟南的申遺,孫華認為,濟南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泉水湖的系統性。此外,泉水之間的歷史街區得到了基本的保存也是濟南的優勢。但濟南的劣勢也同樣明顯,“濟南市的特色是山湖相對,山湖相映,但這種景色已經看不到了,湖山景觀被高樓分隔”,因此,孫華認為,如何打通視覺廊道是濟南在申遺過程中需要思考并且解決的問題。“通過若干年逐漸控制和治理,能夠再現這樣的景色,就達到了申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