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濟南經營一家民營加油站的張強,一直關注著國際油價。在過去5個月中,他一直在與周邊的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打“價格戰”,身心俱疲。
但張強不知道的是,最近幾天發生了一件可以影響濟南乃至山東加油站“爭奪戰”格局的大事:世界500強企業——英國石油(BP)公司,悄然在濟南注冊成立了銷售公司,準備投資建設及經營不超過30家加油站,并將在加油站內為電動車提供電池充電等服務。業界明白,在國家控制加油站總體數量的背景下,巨頭殺入要擴大數量,勢必要兼并民營站。本就不平靜的爭奪,“戰況”又要加劇……
低調入濟 注冊地在美林大廈,里面還沒有人辦公
近日,微信朋友圈里熱傳一張照片,內容是碧辟(山東)石油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它是一家外國法人獨資企業,注冊資本金720萬美元,本月7日剛注冊成立。乍一看,這是一家普通外企,但聯想到它的唯一股東——BP環球投資公司,人們秒懂了它的“高大上”,因為這家投資公司的母公司是英國石油(BP)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在最新的《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行榜中,BP名列第12名,營業收入為1866.06億美元,如果兌換成人民幣,可是萬億級企業了。12日下午,記者按照營業執照上的地址——天橋區無影山中路四建美林大廈前往,試圖采訪這家企業,結果注冊地大門緊鎖,門牌上寫著另外一家企業的名字。
據美林大廈物業介紹,寫字樓都已經賣出去,里面具體是什么公司,不好說。不過,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碧辟(山東)石油公司的確已經注冊成立。這一點也可以從今年8月9日,BP公司中國區總裁兼BP中國投資公司董事長楊筱萍專程來濟南拜訪省市相關負責人的行動中得到印證。
公開報道顯示,在拜訪中雙方表示,未來會就成品油零售、原油供應、高端化工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開展合作。碧辟(山東)石油公司的營業執照,又恰好回應了雙方的洽談內容,經營范圍如下:投資建設、經營下屬加油站(不超過30家),批發兼零售潤滑油、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在加油站內為電動車提供電池充電服務等。
強力布局 從南方拓至山東,這次不再是合資
盡管BP公司在世界上很出名,實力也很強,但記者采訪多名民營加油站負責人都表示,沒聽說過這家企業。“這也在情理之中。”隆眾資訊分析師薛群12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BP公司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距今已有40多年了,但市場或者說“勢力范圍”主要在南方。
據介紹,BP公司在中國約有500余座加油站,其中80%以上分布在廣東,其他分布在浙江,別的省市基本沒有。不過,沒有加油站并不意味著與山東沒有合作,2015年,國家對地方煉廠的原油進口使用權還沒有放開,BP公司就與山東東明石化簽署了長期原油供應協議。
“BP公司這次來山東布局加油站,一是應該看中了山東這塊市場,二是為了成品油油源。”山東省煉油化工協會相關負責人說,山東成品油消費量居全國第二位,公路里程居全國前列,任何一個巨頭都不會忽視;而在沒有自己的煉廠的情況下,油源至關重要,山東地煉企業聚集,是世界三大成品油產區之一,僅次于美國休斯敦、日本東京灣。
不過,BP公司這次在山東設立獨資的銷售公司,還是讓薛群很意外:“BP進入中國這么多年來,除了投資公司是獨資的,其他設立的公司均與中石油、中石化合作,比如中石化碧辟(浙江)石油公司、中油BP江門石油公司、中油碧辟石油公司等,從名字中就能看出來是合資的。”
在薛群看來,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BP公司對山東市場的重視,它要單干,闖出一片天地。
未來發展 潛力巨大,但會遭到各派系“阻擊”
其實,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BP公司來山東且“報之以獨資”,更看重的是山東擁有大量民營加油站資源。早在十多年以前,我國就發布相關規劃,要求實行加油站總量控制,年均增長不超過2%,這意味著,除新建開發區能建個別加油站外,其他地區審批建加油站非常難。
然而,資本總有擴張的沖動,想擴大加油站數量、占領終端市場,該怎么辦?唯一的辦法是兼并存量加油站。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巨頭的加油站輕易不賣,資本就把目標瞄準了民營站,于是就有了今年針對民營站的成品油價格戰。
隆眾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山東目前擁有民營加油站6800座,全國排名第一。既然存量這么多,BP公司想在山東兼并30座,似乎并不是什么難事。不過張強認為,其實并非易事。首先,加油站是稀缺資源,利潤也不錯,不到萬不得已,擁有者不會拱手讓給別人;其次,山東蘊藏的機會,BP公司看到了,其他資本也看到了,紛紛入圍爭奪。南方的“莆田系”中勝石油已經在濟南通過租賃等方式,兼并了十多座加油站;又比如山東的“慶云系”,也在大肆擴張。另外,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國字號企業,也都在擴張兼并民營站。
事實上,外資加油站山東早已有之,比如荷蘭殼牌、韓國SK、爍眸石油株式會社、佳施加德士等。在濟南,雖然也有一些品牌,但始終沒有做大做強。BP公司未來在山東會怎樣擴張,市場都很關注。
全國各地加油站大打“價格戰”,一箱油可省近百元!
5月份以來,全國各地的加油站紛紛降價促銷,有的加油站甚至每升油直降兩元錢。這次不僅僅是民營,中石油、中石化這樣國字號的企業也放下身段加入了促銷、降價大軍。
各地加油站大幅降價促銷 “兩桶油”跟進
在濟南市中石化的一座加油站,在加油站入口可以清晰的看到,周二、周五,92號汽油每升直降6角的巨幅促銷牌子。
在加油站里記者看到到處都貼著加92號汽油,滿150返5元的促銷信息。另外,充值1000元返20元,2000元返50元,3000元返80元。
在濟南中石油一座加油站,“汽油全天持卡最高優惠1元”的牌子醒目地矗立在加油站的一側。
濟南司機:我在外地加油中石化有直降8毛的,在這一般是4毛或6毛,年初都是2毛。
一直以來,民營加油站成品油價格一直是低于中石油、中石化,但在近期,這兩大石油公司的加油站也一直在降價促銷,與民營加油站價差迅速縮小,這令民營加油站感到擔憂。
民營加油站負責人:這次調價對我們民營企業這一塊,影響比較大,我們在這一塊,為了保留市場的份額,以及我們這個客戶,我們比兩桶油,一升基本上低了1塊錢左右,價格已經降到不能再降了。
記者了解到,六月份,山東濟南92號汽油零售均價每升僅為4.5元,位置偏僻加油站零售價已經降到4元以下,這比發改委出臺的指導價格低了近2元。
河南一些加油站每升降價高達2.3元。之前,降價促銷主要是在山東、河南,而這次,廣東、福建、江蘇、浙江等地也加入了促銷的行列。廣東和福建最高優惠幅度達到了每升1.5元。
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董秀成:一個就是它地域廣,就是一個全國性的,這一次中石油、中石化,這兩家大的石油集團,也加入了這場降價的風潮。比如說一個加油站,比如說每升能降幾毛錢,大家都是非常高興了,但是這次個別的地方,個別的加油站能降幾塊錢,所以這是從廣度和幅度來說,應該說是史無前例的。
放開油源爭市場 供需脫節促降價
過去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大都執行的是發改委公布的市場指導價,此次這么大范圍、大幅度的降價前所未有,那么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加油站負責人:如果中石化、中石油它們再降價,我們還往下降。
數據顯示,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汽油產量份額由2011年的89.5%下降至2016年的79.5%,同時期的地方煉油廠則由10.5%上升至20.5%。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所長戴家權:兩大集團作為上中下游涵蓋油田煉廠銷售,這樣原油整個全業務鏈的企業,在社會大規模的降價下,市場份額受到嚴重的擠壓。
從煉油能力來看,我國從2000年的3.55億噸增加至2016年的7.54億噸,產能翻了一番。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所長 戴家權:成品油的供應與需求相脫節,2016年我國成品油供大于需超過3300萬噸。
業內人士表示,過快的增長導致供大于需,兩大石油公司降價就是為了去庫存。另外,從去年開始,國家逐步放開進口限制,過去要從兩大石油公司買油來煉的地方煉廠,可以直接進口低價原油。地方煉廠進口原油數量由2015年的110萬噸猛增到2016年的4500萬噸。
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董秀成:原來以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為主的市場格局發生了變化,也就是說油源多元化了。
從需求方面來看,汽車銷量增速放緩,新能源車持續增長、共享出行替代汽油需求等等,導致國內需求疲軟,這也是全國加油站開打價格戰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眾網(綜合中央電視臺、齊魯壹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