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成山東就業增長新引擎 去年47.64萬人創業-新華網山東頻道

  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省城鎮新增就業已連續13年過百萬,城鎮登記失業率一直控制在4%的目標內。與此同時,創業正在成為就業增長新引擎,全省僅2016年就實現創業47.64萬人,帶動就業129.53萬人。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最大的民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省人社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夏魯青從六個方面介紹了全省就業創業工作基本情況,包括就業創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創業帶動就業深入推進、重點群體就業成效明顯、失業保險促進就業功能不斷強化、就業培訓規模和質量同步提升、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等。就業穩創業興已經成為全省經濟社會運行總體穩定的一個重要標志。

  記者注意到,在創業帶動就業方面,通過政府投資、鼓勵高校和企業建設、社會共建等多種形式,全省建設了421家創業孵化基地、164家創業園區,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和創業示范園區達到128處。在國內首創創業大學創業培訓模式,整合優勢培訓資源,統籌開展創業培訓、實訓和服務,提高創業培訓質量和創業成功率。全省17市全部建成創業大學,其中省級示范創業大學5家,培訓各類創業者10萬多人次。堅持創業示范帶動,形成了以5個國家級創業型城市為引領,12個省級創業型城市為主體,輻射帶動全省39個創業型鄉鎮(街道)、337個創業型社區的梯次格局,創業營商環境更加優化。2016年,全省實現創業47.64萬人,帶動就業129.53萬人,創業成為就業增長新引擎。

  另一方面,全省重點群體就業取得明顯成效。近年來,山東省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每年保持在85%以上,今年截至8月底,全省非師范類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89.92%,高于上年同期1.9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山東大力做好農民工工作,實施城鄉統一的就業失業登記制度,深入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3項3年行動計劃,農民工就業質量有明顯提升。妥善解決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問題,城鄉“雙零”家庭全部實現動態消零。實施就業精準扶貧,在全國首創“就業扶貧車間”模式,吸納農村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全省建成“就業扶貧車間”5771個,99家企業入選全國就業扶貧基地名單,數量居全國第一。

  此外,山東不斷強化失業保險促進就業功能,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鋼鐵、煤炭行業70%的穩崗補貼政策,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從源頭預防失業風險。為提升就業培訓規模和質量,實施新一輪加強就業培訓提高就業與創業能力五年規劃(2014-2018),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全省開展職業培訓365.6萬人,培訓后254.77萬人實現就業,就業率達到69.7%。山東還建設全省集中的公共就業人才服務信息系統,建成了標準統一、流程統一、經辦統一的省級數據中心,率先在全國啟動“證卡合一”試點,公共就業服務效率和質量有明顯提升。(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樊思思)

  [ 責任編輯:繆俊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