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零售藥店新一輪整治大潮正在逼近。黑龍江近日啟動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藥店診所藥品質量安全集中整治,前期自查環節中有80余家藥店未按期提交報告或拒不報告被列為重點檢查對象。北京商報記者粗略統計,今年6月,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城鄉接合部藥店整治文件,經過前期自查和各省食藥監局核查,黑龍江、山西等7省市約有1000余家藥店被公示并列入重點核查對象。按照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9月下旬進入國家食藥監總局最終核查階段,2017年全國零售藥店進入整頓期。

  千家門店遭查

  零售藥店快速增長的同時,違法經營數量也在急劇增加。據北京商報記者粗略統計,截至目前,包括黑龍江、山西在內的7個省市已經有1000家零售藥店被列為重點檢查對象。重點檢查項目為,違法回收或參與回收藥品,銷售回收藥品;從非法渠道購進藥品并銷售;超范圍經營藥品;購進、銷售假劣藥品,或將非藥品冒充藥品進行宣傳、銷售等。

  自6月以來,各省市食藥監局開始核查零售藥店并加大監管力度。今年9月,廣東省藥監局發布公告稱,截至7月30日,廣州市番禺區石樓康衛藥店等498家藥店未按期提交整改報告或拒不報告,被列入重點檢查對象;安徽省藥監局發布通告稱,將未按期提交自查整改報告或拒不報告的132家藥店列為重點檢查對象;8月末,山西省藥監局通報稱,據全省各市局統計,全省有73家藥店未按期提交自查整改報告被列為重點檢查對象。

  山西省食藥監局表示,對列入重點檢查的藥店采取交叉檢查、飛行檢查、跟蹤檢查等方式,進一步加大核查檢查力度,通過撤證、吊證、移送公安機關等方式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廣東省藥監局同樣表示,檢查人員要對未按期提交整改報告或拒不報告的藥店開展重點核查,對已提交自查整改報告的藥店開展抽查;對查實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嚴厲處罰,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

  藥店違規屢禁不止

  實體零售藥店盈利越來越艱難,違規銷售處方藥等違法行為成為藥品流通領域的“頑疾”。 湖北黃岡市食藥監局近日公示藥品零售企業交叉檢查結果顯示,近期共檢查101家藥店,僅有10家“現場未發現問題”,包括黃岡同濟堂(8.740, -0.03, -0.34%)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陶店分店在內的91家藥店存在處方留存不全、藥品與非藥品混放、部分中藥飲片無合格證標簽等不同程度問題。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大部分藥店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違規行為,尤其是通過非法渠道進貨。部分藥店從一些小藥廠進些價格低廉但質量欠佳的藥品,價格卻與大品牌同類藥相差無幾。“力推利潤較高的保健品替代藥品,用非醫保藥品甚至日用品刷醫保卡也是這些藥店獲利的常用手段。”上述業內人士說。

  實行藥品零差價后,零售藥店在藥品價格上不再擁有優勢地位,藥店整體經營情況受到影響。沒有價格優勢的情況下未掌握處方單入口,無法更多地銷售處方藥,這在另一層面增加了零售藥店的困境。“處方藥量大、價高,能夠提升藥店銷售額,為了能夠提升門店銷售額,一些門店會選擇違規銷售處方藥。藥店利潤空間較小,尤其是個體藥店經營能力較差,藥店經營者為了能夠多獲取利潤,可能會打法規擦邊球。”上述不具名業內人士透露。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8月,魯藥集團有限公司齊魯大藥房因從無生產、經營資質的個人處購進藥品,被山東省食藥監局沒收違法購進的藥品和違法所得9.3萬元,罰款50萬元。

  加大監管力度

  全國零售藥店新一輪整治大潮正在逼近。黑龍江近日啟動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藥店診所藥品質量安全集中整治,前期自查環節中有80余家藥店未按期提交報告或拒不報告被列為重點檢查對象。北京商報記者粗略統計,今年6月,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城鄉接合部藥店整治文件,經過前期自查和各省食藥監局核查,黑龍江、山西等7省市約有1000余家藥店被公示并列入重點核查對象。按照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9月下旬進入國家食藥監總局最終核查階段,2017年全國零售藥店進入整頓期。

  千家門店遭查

  零售藥店快速增長的同時,違法經營數量也在急劇增加。據北京商報記者粗略統計,截至目前,包括黑龍江、山西在內的7個省市已經有1000家零售藥店被列為重點檢查對象。重點檢查項目為,違法回收或參與回收藥品,銷售回收藥品;從非法渠道購進藥品并銷售;超范圍經營藥品;購進、銷售假劣藥品,或將非藥品冒充藥品進行宣傳、銷售等。

  自6月以來,各省市食藥監局開始核查零售藥店并加大監管力度。今年9月,廣東省藥監局發布公告稱,截至7月30日,廣州市番禺區石樓康衛藥店等498家藥店未按期提交整改報告或拒不報告,被列入重點檢查對象;安徽省藥監局發布通告稱,將未按期提交自查整改報告或拒不報告的132家藥店列為重點檢查對象;8月末,山西省藥監局通報稱,據全省各市局統計,全省有73家藥店未按期提交自查整改報告被列為重點檢查對象。

  山西省食藥監局表示,對列入重點檢查的藥店采取交叉檢查、飛行檢查、跟蹤檢查等方式,進一步加大核查檢查力度,通過撤證、吊證、移送公安機關等方式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廣東省藥監局同樣表示,檢查人員要對未按期提交整改報告或拒不報告的藥店開展重點核查,對已提交自查整改報告的藥店開展抽查;對查實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嚴厲處罰,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

  藥店違規屢禁不止

  實體零售藥店盈利越來越艱難,違規銷售處方藥等違法行為成為藥品流通領域的“頑疾”。 湖北黃岡市食藥監局近日公示藥品零售企業交叉檢查結果顯示,近期共檢查101家藥店,僅有10家“現場未發現問題”,包括黃岡同濟堂(8.740, -0.03, -0.34%)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陶店分店在內的91家藥店存在處方留存不全、藥品與非藥品混放、部分中藥飲片無合格證標簽等不同程度問題。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大部分藥店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違規行為,尤其是通過非法渠道進貨。部分藥店從一些小藥廠進些價格低廉但質量欠佳的藥品,價格卻與大品牌同類藥相差無幾。“力推利潤較高的保健品替代藥品,用非醫保藥品甚至日用品刷醫保卡也是這些藥店獲利的常用手段。”上述業內人士說。

  實行藥品零差價后,零售藥店在藥品價格上不再擁有優勢地位,藥店整體經營情況受到影響。沒有價格優勢的情況下未掌握處方單入口,無法更多地銷售處方藥,這在另一層面增加了零售藥店的困境。“處方藥量大、價高,能夠提升藥店銷售額,為了能夠提升門店銷售額,一些門店會選擇違規銷售處方藥。藥店利潤空間較小,尤其是個體藥店經營能力較差,藥店經營者為了能夠多獲取利潤,可能會打法規擦邊球。”上述不具名業內人士透露。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8月,魯藥集團有限公司齊魯大藥房因從無生產、經營資質的個人處購進藥品,被山東省食藥監局沒收違法購進的藥品和違法所得9.3萬元,罰款50萬元。

  加大監管力度

  零售藥店違規現象屢禁不止,國家食藥監總局將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按照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此次全國性零售藥店整治分三步走。2017年6-7月為各省市零售藥店對2016年1月1日以來的藥品購進、銷售和使用行為進行自查,于7月30日前將自查整改報告送至相關食藥監部門。7月下旬-9月下旬為各省市食藥部門對自查情況進行核查;9月下旬-11月中旬,國家食藥監總局對各省局開展集中整治情況檢查,并適時對藥店、診所開展飛行檢查。

  目前,第一步和第二步已經基本完成,即將進入國家食藥監總局最終核查環節。國家食藥監總局表示,藥店完成自查后,各級食藥監部門檢查發現仍繼續從事違法經營活動的,對涉事藥店撤銷GSP證書,依法從嚴查處,直至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對藥店法定代表人和負責人依法納入“黑名單”管理,存在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的,按照有關規定實施聯合懲戒。

  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郭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