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寵雖好,可是當主人需要外出時如何喂養卻成了難題。乘高鐵不能帶寵物,坐飛機的話托運極為不便,寵物寄養行業應運而生。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長假,濟南市區的寵物寄養異常火爆,個別寄養平臺甚至花費幾百元都“一籠難求”。

  記者了解到,目前主要有寵物店寄養、寵物醫院寄養及家庭式寄養三種方式。與火熱的寄養業務形成明顯反差的是,大部分店家不知寵物寄養需要資質,也不具備相應的條件,寄養前不需要簽訂協議,存在一定隱患。此外,個別寄養平臺還存在場所臟亂差、寄養價格“漫天飛”等亂象。對此,業內人士稱,寵物寄養出現健康問題的情況復雜,責任較難界定,一旦發生糾紛,消費者難以維權。

  衛生狀況堪憂

  市民王女士黃金周期間準備和家人外出旅行,便將自己的寵物狗寄養在堤口路一家寵物店內,每天的價格為50元。

  10月6日,旅行歸來的王女士來到寵物店,進入寄養區后卻被眼前的情景嚇到了。“籠子和籠子之間的距離很小,封閉的房間內還有惡臭味,寵物的排泄物無人清理,我擔心這樣會交叉感染,最終將疾病傳染給主人。”王女士說,當初寄養時店家聲稱單獨喂養居住,并每天對狗籠進行打掃,可現實情況卻與承諾相差很多。

  記者在走訪中看到,多數寵物寄養平臺收養寵物后,會用不同的籠子將寵物分隔開,不同種類在不同的房間飼養。不過也有家庭式寵物寄養平臺直接把寵物放在一起飼養,不用籠子分隔。在收養寵物前,部分平臺會要求提供疫苗證明,但也有部分平臺不需要提供任何證明。

  價格體系混亂

  據調查,目前濟南市場上的寵物寄養價格多在每天30元至200元不等,個別寄養平臺的收費達上千元。在剛剛過去的黃金周,寵物寄養平臺的生意異常火爆,一些寄養平臺甚至出現了“一籠難求”的局面。在這種水漲船高的情況下,一些寵物寄養平臺服務與收費不對稱的情況也廣受詬病。

  李先生是一名養貓愛好者,每次出差時總會選擇把貓寄養在寵物店或寵物醫院內。他告訴記者,收費最低的為每天50元,還需要自帶貓糧,寄養一般只是將寵物關在籠子里。“專業人士檢查身體、遛彎等服務都是店里承諾的,但能做到的基本很少,有的店還會胡亂要價,服務與收費根本不對稱。”李先生說。

  監管尚存空白

  目前市面上有寵物店寄養、寵物醫院寄養及家庭式寄養三種方式。到底哪一類平臺才有資格承擔寄養工作?記者從山東省寵物保護協會了解到,目前我省并無相關規定。

  由于缺乏明確的準入條件,監管尚存空白,寵物寄養糾紛時有發生。根據媒體報道,今年2月,德州的王女士因外出旅行將愛犬送去寄養,一星期后領養回家,卻發現狗狗感染上細小病毒,不久便離世。王女士到寄養平臺討說法時,寄養平臺表示寄養期間身體健康,不承擔責任,雙方各執一詞。

  針對這一問題,記者詢問了市區多家寵物寄養平臺,多數平臺表示,如果寄養期間寵物生病,會給寵物看醫生,同時與主人協商處理。但針對領養回家后發現健康問題,多數平臺表示與平臺無關。也有部分平臺稱,店里注重衛生,一般不會出現健康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目前寵物寄養的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尚不齊全,消費者在寄養前,要注意簽訂寄養協議,制定協議時要詳細。寵物寄養出現健康問題的情況復雜,責任較難界定,一般發生糾紛都是依據雙方約定處理的。

  (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