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補齊短板、提升效能,繼續推動我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走在前列,決定將2018年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年”。4月10日,省文化廳發布《關于提升全省公共文化機構服務效能的意見》,將重點圍繞提升設施利用率、社會參與率、群眾滿意率,推進設施標準化、資源共享化、服務網絡化、運行一體化、參與便捷化,實現由設施建設為主向效能建設為主的轉變。

  《意見》提出,要夯實基礎,繼續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加強公共文化設施標準化建設。完善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網絡,到2020年,市及市以上圖書館、文化館達到國家一級,縣級圖書館、文化館達到國家二級,市、縣兩級基本建成博物館、美術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達到國家二級,其中財政困難縣、沂蒙革命老區縣所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達到三級,全省所有社區和行政村建有符合標準的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化活動室)。

  提升公共文化機構服務質量,按照“建、管、用”并重原則,健全公共文化設施管理與服務標準。《意見》要求,要強化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的保障力度,嚴格落實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等免費開放政策。暢通優質文化資源流通渠道,到2020年,具備條件的地區建立起上下聯通、服務優質、覆蓋城鄉的縣域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實現優質公共文化資源向基層延伸。要創新方式方法,著力破解總分館行政隸屬不同、財政來源渠道不同、協同效應不高等問題,橫向上加強公共圖書館與其他系統圖書館合作,縱向上盤活整合基層圖書館、文化館(站、室)、農家書屋資源,根據實際探索可行路徑,創新運行模式,打造特色品牌。積極鼓勵各級各類圖書館、文化館、文化服務社會機構、商業機構,以行業聯盟形式開展館際交流合作,推動公共文化資源有效整合和互聯互通。

  創新公共文化機構運行機制,深入推進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意見》指出,各地要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制定符合本地區實際的實施方案,由點及面,推動在市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具備條件的公共文化機構建立以理事會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結構。到2020年底,全省市級以上規模較大公共文化機構,基本建立以理事會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結構。

  提升數字化,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的轉型升級。《意見》要求,要積極實施文化共享工程,加強“公共文化云”建設、數字圖書館建設。圍繞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加強基礎資源庫、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庫、公共圖書館基礎資源庫、面向特殊群體的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建設。

  來源:新銳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