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潤天璽小區東區打出橫幅拒絕群租客。德潤天璽小區東區打出橫幅拒絕群租客。

  大眾網濟南8月9日訊 “本小區禁止群租,群租客盡快搬離。”近日,濟南市區東部德潤天璽東區物業在小區里掛出了一條禁止群租的橫幅,引發網友熱議。大眾網記者調查發現,在畢業季,網上頻頻有人吐槽群租房私改房屋結構引發水電等安全隱患。在這些群租房里,有的房東將一戶70平米的住宅隔出了14張床位,有的房東甚至將廚房也改成了臥室,而床位旁處就是燃氣管道。

  每年畢業季,群租房亂象都會成為大學生們在網上吐槽最多的話題之一。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私改水電、狂增房間隔斷引發的安全事故頻頻出現。今年5月,江蘇常熟一群租房發生火災造成5死4傷的慘劇。

  兩個房間僅有木質隔斷,這邊說話那邊聽得清清楚楚

  去年大學畢業的小金選擇留在濟南工作。由于經濟原因,過去一年里她住過“學生宿舍”、隔斷間、小次臥,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群租房”。“一開始我住在一處類似‘學生宿舍’的地方,房東在房間里擺放幾張上下鋪,就像我們學校里的宿舍一樣,但空間卻小得多,人進去之后就感覺很憋屈。”小金說,有時為了晚點回住處,她寧愿留在公司加班。

  8月1日,大眾網記者以租客身份走訪了這家讓小金印象深刻的“學生宿舍”。記者在這個不足10平米的群租房里看到,里面擺放著兩張上下鋪,可住四人,兩鋪之間僅有一米左右寬,坐在床上一伸腿就能把腳搭到床上。兩個床頭中間擺放了一張桌子,上面堆滿了洗漱用品、水杯、書本、文具等物品。

  當記者和房東進行交流時,房間里卻傳來了隔壁租客說話的聲音。雖然聲音不大,但聊天內容卻能聽得很清楚。“兩個房間間僅僅用了一張隔板,那邊說點什么這邊全能聽見。”房間里的一位女租客抱怨說。

  記者看到,這套70平米的房子共有一個“雙人間”和三個“四人間”。如果全部住滿,整間房子可容納14人。根據入住人數不同,每個床位的價格也不同。這戶群租房墻上貼的一張“明碼標價”表顯示,在這里,單人間每人650元/月,兩人間和四人間都是每人450元/月,八人間每人430元/月……按照約定,租客水電費全免,但是夏季使用空調將按照2元/度的價格交費。所以,盡管當時室外溫度已達36℃,但為了省電,房間里的兩位女租客都沒有開空調,只有一臺小風扇在“吱吱扭扭”地轉。

  同樣,在歷山路文化東路附近某單位宿舍,房東王女士也將自己的一套普通住宅改造成了“學生宿舍”。記者了解到,由于目前正值暑期租房旺季,16個床位的房子僅有兩個床位閑置。

  廚房改成了臥室,租客天天守著燃氣管道睡覺

  記者調查發現,這種群租房除了租客自身不便外,房主私搭亂建也讓周圍鄰居飽受其擾。去年冬天,家住濟南高新區的市民劉女士發現,她家客廳有一個墻角漏水。“我們當時請了個維修工人來修理,結果上樓一看才知道,樓上住戶的房屋結構已經全變了。”劉女士說,樓上鄰居家120多平米的房子,被改成了八間臥室,最小的一間“就像一條過道”,里面只有一張單人床,再也放不下其它家具。

  為了能夠多租一間房,劉女士的鄰居還將廚房改成了臥室。“床邊不遠就是入戶燃氣管道,這要是發生事故多危險。”劉女士說,由于廚房沒了,有一個女孩直接在臥室的地上放了一臺電磁爐,插排、電線都鋪在地上,如果地面上有水,后果不堪設想。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減少安全隱患,房主們也想了不少“主意”。有房東為保障用電安全,特地鋪設了普通家用兩倍粗的電線。而歷山路文化東路附近某單位宿舍的王女士則干脆只允許女生入住,并要求所有租客不能使用大功率電器。

  記者了解到,由于業主多次反映群租房的水電安全隱患、噪音、治安等問題。最近,濟南市區東部的德潤天璽東區的大門口掛出了一條橫幅:“本小區禁止群租,群租客盡快搬離。”

  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趙先生告訴記者,德潤天璽東區有很多打了隔斷的群租房都是“二房東”私自改造的,“物業也無權直接將租客趕走,只能通過掛橫幅的方式,希望群租客主動搬走。”目前,已經有部分租客離開了該小區。

  山東規定人均租住面積不少于六平米,如何落地有點難

  記者注意到,面對群租房市場的亂象,今年6月,山東房地產業協會發布《住房租賃經營服務規范》,為租賃式住房規劃、建造、改造等提供了指導。

  該《規范》規定,出租用于居住的房屋,承租人人均使用面積不得低于六平方米,單間居住人數不應超過兩個成年人,宜高于當地政府規定的單間租住人數和人均租住面積標準,原始設計為過道、廚房、衛生間、陽臺、儲物間和地下儲藏室等非居住用的空間不得出租供承租人居住。而在原房屋戶型基礎上進行裝修改造并加隔斷的,改造后的起居室公共走廊最窄處不應少于一米,應符合有關國家標準要求和消防要求。

  山東房地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說,對于治理群租房亂象,涉及多個政府部門,需要公安、住建委、消防等多部門聯合執法,才能真正見效。(大眾網-山東24小時客戶端見習記者 李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