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9月20日訊 今天,山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舉行專題詢問,審議省政府關于全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為解決公辦幼兒園編制問題,將優先保障各級政府舉辦的實驗幼兒園、鄉鎮中心幼兒園和符合條件的公辦醫院附屬幼兒園納入機構編制管理,保障鄉村師范幼兒教師的編制。下一步,還將探索對幼兒園實行備案管理。
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城鄉建設與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光燁說,他在調研中發現,大部分地方公辦幼兒園處于沒有機構編制、沒有人員編制的“兩無”狀態,在編幼兒教師占全部幼兒教師的比例不到15%,且大多數是擠占中小學教師的編制。他想知道,面對這種現狀,我省在保障學前教育教師編制方面是如何打算的?下一步的工作措施是什么?
省編辦主任劉維寅說,截止到目前,全省的公辦幼兒園1.1萬所,但是納入機構編制管理的只有1571所;應該核定的編制是6.9萬名,目前核定編制為2.7萬名。實際配備的教師納入架構編制管理的為4.1萬名,一部分是擠占了中小學教師的資源。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主要在于一個不規范、兩個難。公辦幼兒園機構設置不規范,目前多數的市縣幼兒園不是獨立法人機構,多數是依托機關事業單位來設置的,尤其是在農村中小學,是依托小學辦的幼兒園。因為受到規模小、場地小、設備少等多種原因,不符合教育部門辦園的標準,所以無法納入機構編制部門來管理登記。“兩個難”,一是公辦幼兒園完全納入機構編制管理難,二是公辦幼兒園完全合并事業編制難。
劉維寅說,我省現在的事業編制是216萬,在全國是最多的,教育編制已經占到101萬,其中中小學達到了78萬多。要把新的增加的2570余所、下一步要增加的3000余所幼兒園都進行核編的話,總共還需要25萬編制。
為解決這些問題,從6月份開始,省編辦聯合教育部門進行調研,研究制定了一些具體措施。首先優先保障各級政府舉辦的實驗幼兒園、鄉鎮中心幼兒園和符合條件的公辦醫院附屬幼兒園納入機構編制管理。規模大的剝離為獨立法人后納入管理,規模小的作為鄉鎮中心幼兒園的分園來管理。
同時,優先保障鄉村師范幼兒教師的編制。教育部門制定了三年規劃,每年1500名師范幼兒教師將保障納入編制管理。對幼兒園的編制,要求年底前完成重新核定編制,7月份至今已有兩市完成。年底前,將督促各市必須重新核編,對編制和機構重新進行核定。
此外,還將采取創新的辦法,對幼兒園實行備案管理,按照公益二類對高校及公立醫院的管理辦法,實行備案管理。逐步創造條件,保留其事業單位性質,探索不再納入編制管理。對現有編內人員實行實名統計,隨自然減員逐步收回編制。所有人員與在編的人員同工同酬同等待遇。下一步,將和有關部門進一步細化具體措施,把這項工作落實好、抓好。
(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