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南部山區一名男子駕駛三輪車將一名七旬老人撞傷身亡并迅速逃離現場。之后他趁夜色將車開回家進行藏匿,以此來逃脫罪責。民警在辦案過程中根據現場遺留的碎片,以及目擊證人的描述,對線索細節進行深挖,通過微信朋友圈征集破案線索,最終鎖定肇事逃逸嫌疑人。

  11月21日晚18時44分許,濟南市南部山區柳埠鎮岱密庵村,沿街居住的村民范某正準備關大門。突然間她聽到“砰”地一聲響,她回頭一看發現一個人倒在路邊,一輛紅色三輪摩托車由南向北疾馳而過。她跑過去一看,被撞倒的是本村叔叔徐某。她叫其他村民趕緊打“120”報警,自己把受傷的老人抱起來,無奈傷者嚴重,幾個呼吸間就不行了。

  南山大隊值班民警劉海艦、劉長峰接警后迅速出警。在事故現場,民警發現除了一條長長的剎車痕跡外,就是兩塊摩托車轉向燈碎片散落在地上,別無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民警將事故基本情況向大隊作了匯報。副大隊長張曉林要求成立“11.21肇事逃逸”專案組,抽調人員,誓破此案。當晚,劉海艦、劉長峰對沿街居民進行了走訪調查,還對事故現場附近的監控進行調取,以獲取第一手資料和線索。根據范某的描述,由于當時天已經大黑,借著沿街居民的燈光依稀可以看得出肇事車輛為一輛紅色的正三輪摩托車,看不到有無牌照,模模糊糊看見車后斗坐了幾個人,方向為南向北。中隊長盧騰君召集專案組民警進行研究,根據證人的敘述,肇事車輛應該大致如此;而且根據當地的情況,三輪車載人多為合伙外出打工,這個時間點應該是完工回家,所以肇事者應為附近村民;另外根據民警走訪時遇到的少數村民含糊其辭、不愿提供情況的現象,更是說明這一點。盧騰君帶領民警趕到柳埠辦事處,對相關負責人說明案情。辦事處立即向各管區、村下達通知,同時在微信朋友圈內發布“11.21肇事逃逸案”,發動村民們積極提供有效線索,爭取嫌疑人早日自首。專案組民警申曉輝在大隊指揮中心負責查看監控錄像,由于當時光線不足、效果差,并未有有價值的線索。他積極聯系三輪車商家,通過現場遺留的碎片照片,賣家確認這是一輛老款的莆田正三輪摩托車轉向燈零件。民警劉海艦此時已經連續兩天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了,一閉眼腦子里全是三輪車。他建議改變偵破方向,以載人的三輪車為目標,以事故現場為中心向南北逐段進行排查、以治安卡口和監控為依托從大路向小路進行延伸排查。只要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絕不會就這么漏掉!經過簡單分工,專案組民警對泰安方向、柳埠方向、黃巢水庫方向、劉家峪方向的卡口進行一一排查。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窩鋪大街往黃巢水庫方向發現了嫌疑車輛蹤跡:昏暗的光線下一輛紅色三輪摩托車載著三個人,民警依稀可以確定乘客的頭盔、手套以及車輛彎曲的后保險杠等細節,這和民警掌握的情況基本吻合。最重要的線索就是車輛牌照,但它是唯一不清晰的。經過采用技術手段進行放大比對,還是無法確定其中兩個數字和字母。是8還是3?是R還是B?劉海艦建議,讓一個不是專案組的人來看看,第一眼看著是什么就是什么,就看第一印象。這個時候的辦案經驗顯得尤為重要。正好路過辦公室的小張被叫進來,看了一眼說是8R353。按照這個信息民警進行了核查:車主秦富成,柳埠孫家坡村人。盧滕君立即安排車輛趕往柳埠派出所。但該所片區民警的查實沒有孫家坡村,而秦某成確有此人,但人住馬家峪。盧隊又帶人趕往馬家峪,在該村警務助理的指引下,找到了秦某成家。一進門民警就發現門洞里停放的莆田三輪摩托車。經比對,該車脫落的左轉向燈和事故現場遺留的碎片完全吻合。

  經詢問秦某成家屬,秦某成第二天就外出打工至今未回。撥打其手機也是無人接聽。經過做家屬工作,秦某成妻子給其工友潘某打電話,接通后民警讓潘某叫秦某成接電話,秦富成接電話知道是警察后:“我知道是我撞了人。。。。。。”

  此案至此真相大白。

  原來,11月21號傍晚,秦某成及工友潘某、尹某、劉某在黃巢水庫工地干完活回家。秦某成駕駛三輪車載著其他三人沿黃巢水庫行駛至窩鋪,后沿省道103線向北行駛。途徑岱密庵村時遇到69歲的村民劉某某過馬路,由于天色昏暗、車速過快,三輪車左側將劉某某撞倒在地,秦某成心里害怕,不顧傷者死活,竟然駕車逃逸。

  據了解,“11.21肇事逃逸案”嫌疑人秦某成已經被南山交警大隊控制,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涉嫌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秦某必將是法律的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