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地鐵英文站名將調整:棄用大寫拼音改用羅馬字母

  北京市外辦今天發布消息,北京地鐵站名英文譯寫標準將修訂,地鐵六號線“西黃村”站的英文譯寫,將由XIHUANGCUN變為Xihuang Cun。

  “地鐵站名英文譯寫和語音播報是首都國際語言環境建設的重點領域,代表著首都的國際形象。”北京市外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調整地鐵站名英文譯寫標準,是為適應北京建設國際交往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更好地服務來京外國友人,也是對接相關國家標準的要求。

  北京市外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日,北京外辦會同交通系統相關單位組織中外專家共同論證規范地鐵站名英文譯寫及語音播報工作,經多次反復論證,確定了全市地鐵站名英文譯寫新的總體原則:一是簡單明了;二是外國人“念得出、看得懂、找得到”;三是兼顧地理信息和人文內涵。北京市有關地方標準將據此進一步修訂。

  按照新的譯寫原則,北京市地鐵站名原則上使用羅馬字母拼寫,兼顧英語拼寫和發音習慣,每個拼寫單詞首字母大寫,其他字母小寫,同時按照英語發音習慣分寫。如地鐵六號線“西黃村”和“通州北關”站此前分別譯寫為“XIHUANGCUN”和“TONGZHOUBEIGUAN”,現在分別譯寫為“Xihuang Cun”和“Tongzhou Beiguan”。以非地名的場所命名的站名通常進行翻譯,如“軍事博物館”、“國家圖書館”等站名應譯為“Military Museum”和“National Library”。

  “與之前相比,此次調整主要體現在英文字母大小寫、是否連續拼寫等方面。”北京市外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的譯寫形式更符合英語語言習慣,能夠更好地發揮外語標識的作用,為來京的外國友人提供便利。不過,外語標識的更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于標牌制作、更新周期等原因,一定時期內有可能出現同一個地鐵站名英文譯寫不同的情況。市交通委將協調相關單位根據新的譯寫原則,結合地鐵系統升級改造與標牌更新,逐步替換。

  同時,地鐵車廂和站臺播報內容也將調整。北京外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參考香港、倫敦地鐵播報內容,外辦與交通地鐵相關部門一起會同中外專家,論證確定了北京市地鐵車廂和站臺英語播報內容和語音原則,各條地鐵線路車輛和站臺播報內容將統一。年底前,地鐵6號線、8號線英語語音播報將采用該原則執行,2019年年底前將推廣至全市各地鐵線路。

  背景

  站名英文譯寫規范國標調整

  目前,北京市地鐵站名英文譯寫遵循2006年的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寫規范》中的相關規定,即:“地鐵、公交站名中的地名專名和通名全部采用大寫漢語拼音,如南禮士路站譯寫為NANLISHILU。但場館等名稱作為站名時通常用英語翻譯,如軍事博物館為Military Museum,八角游樂園為BAJIAO Amusement Park”。

  2017年12月實施的國家標準《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對站名譯寫提出了新的要求,“軌道交通和公共汽車站點名稱用作地名時,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應符合我國語言文字和地名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地名標志應執行GB17733《地名 標志》國家標準”,“作為公共服務設施的臺、站、港、場,以及名勝古跡、企事業單位等名稱,根據對外交流和服務的需要,可以用英文對其含義予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