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萊蕪往事:原由泰安市代管,曾花費9年時間升格為地級市

  澎湃新聞記者 閆然

  1月9日,新華社發布消息,近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設立濟南市萊蕪區,以原萊蕪市萊城區的行政區域為萊蕪區的行政區域;設立濟南市鋼城區,以原萊蕪市鋼城區的行政區域為鋼城區的行政區域。

  萊蕪因鋼而立、因鋼而興——近半個世紀以來,萊蕪與萊蕪鋼鐵集團(以下簡稱“萊鋼”)就像一對夫妻,歷經千辛萬苦,攜手共同成長。

  鋼鐵基地

  在萊鋼的官方網站上,有很多內容記錄著這個“鋼鐵巨頭”的輝煌過往。

  該網站文章稱,1969年,中央要求,山東要有自己的鋼鐵基地。隨后,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山東省革委會主任的楊得志上將親自到萊蕪縣選擇廠址。期間,時任冶金部副部長葉志強會同山東省負責人一起帶領技術人員進行實地考察后認為,到1972年前,萊蕪有條件建成年采礦能力150萬噸、年產鐵80萬噸、鋼55萬噸、材38萬噸的鋼鐵聯合企業,并于“四五”末期形成一個100萬噸鋼的生產基地。

  1969年11月,山東省以書面報告形式,直接向周恩來總理提交了關于建設萊蕪鋼鐵廠的意見書。同年11月15日,楊得志主持召開省革委核心領導小組會議,成立包括萊鋼工程在內的山東省重點工程會戰指揮部,并把萊鋼工程命名為“七〇一”。

  上將選址定點、總理拍板定案,山東打響了第二次“萊蕪戰役”。

  山東省革委會先后從周邊地區組織了三萬多人的民兵隊伍,茅草房、獨輪車,三個石頭一只鍋,開山辟嶺,日夜奮戰在工地上,冶金部也從鞍鋼、馬鋼等眾多鋼鐵企業抽調骨干力量充實到萊鋼工程建設之中,全省有360多家企業承擔了萊鋼設備制造任務。

  一時間,建設萊蕪鋼鐵基地,成為山東省和濟南軍區的一件大事。第一代萊鋼人在這片山坳里,踏出了萊鋼歷史上的第一個標點,初步搭起了一個中型鋼鐵企業的框架。

  然而,由于十年動亂和國家調整壓縮基建規模的影響,萊鋼部分主體工程停建緩建,致使工藝不完善,生產不配套,電爐煉鋼系統年產鋼只有6萬噸,轉爐鋼系統“有鐵不煉鋼、開坯不成材”,那時的萊鋼,名為鋼鐵聯合企業,實為生鐵輸出基地。

  以至于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9年,萊鋼全年僅完成工業總產值13164.5萬元,產鋼5.46萬噸、鐵36.06萬噸、鋼材3.65萬噸。至1982年,萊鋼已連續虧損13年,累計凈虧損達22895萬元,相當于總投資的近二分之一。

  1983年初,山東省下達給萊鋼的經營目標是虧損933萬元。到年底,財務部門報出的成果是:萊鋼盈利110萬元,全年共節虧增盈1043萬元。從這一年開始,萊鋼徹底把虧損的帽子扔給了歷史,走上了穩定發展的道路。

  對于當時的萊蕪縣而言,1983年也是很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的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萊蕪縣,設立萊蕪市(省轄縣級市),由地級泰安市代管,轄1個鎮、14個公社,91個管理區。

  發展瓶頸

  設立縣級市,并沒有解決萊鋼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多名萊鋼老職工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當時的萊鋼地跨三縣,萊鋼的廠部在沂源縣(當時沂源歸屬臨沂,現屬淄博)地界上,萊鋼的車間則是在萊蕪市地界上,另有一部分車間在泰安市新泰市寨子鄉,并且萊鋼用水來自當時的沂源縣黃莊鎮,這樣的分布制約了萊鋼的發展。”

  而從另外一個方面,鋼鐵行業迎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1986年6月,冶金部組織了一個包括萊鋼在內的各大鋼廠負責人會議,會議透露“國務院批準了我國利用外資新增1000萬噸鋼工程”。萊鋼決策層迅速研究,決定力爭搭上國家利用外資新增1000萬噸鋼這班車。

  很快,萊鋼形成了利用外資改擴建方案和可行性報告。1986年7月,時任山東省副省長馬世忠召集會議專題研究萊鋼改擴建方案,并決定以省政府名義行文國家有關部門,就萊鋼利用外資改擴建提出意見。10月,時任冶金部副部長王汝林、時任山東省副省長譚慶璉到萊鋼聯合辦公,就萊鋼利用外資的建設規模、資金籌措、外資償還和原材料平衡等問題取得了一致意見。

  不久,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了萊鋼利用外資改擴建項目報告。為了給萊鋼創造穩定的發展環境,山東升格地級市的設想。

  1988年8月,當時的山東省民政廳主要領導、泰安市委領導等向萊蕪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傳達省委常委會關于“萊蕪市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將新泰市寨子鄉、沂源縣黃莊鎮劃歸為萊蕪市”的決定,責成萊蕪市與萊鋼集團共同向省里提交報告。自此開始辦理有關事宜,1989年5月報國務院待批。

  升格地級市尚待國務院批復的時候,萊鋼“地跨三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1990年8月,縣級市萊蕪設立鋼城辦事處(副縣級,市政府派出機構),轄顏莊鎮、城子坡鎮、里辛鄉和由新泰市劃入的寨子鄉、沂源縣劃入的黃莊鎮。

  1992年,無論是對縣級市萊蕪,還是對亟待發展助力的萊鋼,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1992年3月,萊鋼利用外資改擴建項目獲得了亞洲銀行董事會批準,4月,由中國駐馬尼拉大使黃桂芳與亞洲銀行行長簽訂了貸款總額為2.53億美元的協議書。

  1992年11月,國務院下發國函〔1992〕182號文件,批復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萊蕪市升為地級市的報告。同意萊蕪升格為地級市,設立萊城區、鋼城區。

  升格背后

  設立萊蕪地級市背后,是萊蕪當時的黨政干部們好幾年的奔波。

  1987年,原任山西省委副書記的王建功降職調任泰安市委副書記、市長。一位曾參與萊蕪區劃調整的萊蕪市退休干部透露,1988年前后,萊蕪和萊鋼將設立地級市的設想匯報給王建功后,王建功很快就簽字同意了,所以才有后面工作的開展。

  當時,萊蕪負責向各級部門匯報的干部去山東省民政廳、民政部跑了很多趟,也去過多次泰安市的各有關部門。用上述退休干部的話說,“我們都是帶著當地土特產去的,辦事兒的領導都沒要,這些東西都送給了在當地的萊蕪老鄉了!”

  1990年1月,王建功出任泰安市委書記。與此同時,原任山東省計劃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的胡建學空降泰安,任市委副書記、市長,此時胡建學未滿40歲,仕途春風得意。

  1991年3月,王建功升任山東省副省長,胡建學接棒,任泰安市委書記。上述退休干部稱,萊蕪升格地級市的相關工作早在1989年5月上報國務院之前都已經準備充分,“胡建學并沒有參與過萊蕪升格地級市的相關工作。”

  1992年11月,國務院下發國函〔1992〕182號文件,批復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萊蕪市升為地級市的報告。同意萊蕪升格為地級市,設立萊城區、鋼城區。這意味著,萊蕪正式脫離泰安代管,與泰安并列為地級市。

  “收到了萊蕪升格的批復,胡建學很生氣,當場把杯子摔了,這件事在當時泰安的黨政系統人人皆知。”上述退休干部說,雖然極力反對萊蕪升格地級市,但是這已經成為既定事實,胡建學也沒什么辦法,只能接受。

  上述退休干部說,也正是因為他對萊蕪的這種態度,所以胡建學落馬后,萊蕪黨政系統并沒有干部受到波及。

  1995年1月25日,山東省人民檢察院以受賄罪對胡建學立案偵查。1995年1月27日,經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省檢察院“關于提請許可逮捕八屆人大代表胡建學的報告”,將胡建學依法逮捕。

  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后,交泰安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1995年9月10日,泰安市人民檢察院向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起訴書認定,1990年1月至1995年1月,被告人胡建學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后多次趁泰安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為市、縣一些領導調整工作、晉升職稱之機,收受原中共泰安市委常委、秘書長盧膠青(另案處理)、原泰安市副市長孔利民(另案處理)、原泰山市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徐洪波(另案處理)等人賄賂的財、物、股票等計99次,總價值人民幣61.6余萬元。案發后,贓款、贓物全部被追繳。

  1995年11月29至30日,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胡建學案進行了公開審理。并于1996年2月15日,一審判決被告人胡建學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一審宣判后,被告人胡建學不服,以“一審判決認定的部分事實與實際不符,其歸案后認罪態度較好,量刑過重”為由,向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改判其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另據《大眾日報》2014年報道,2014年初,山東省檢察機關開展了“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專項檢察活動,明確規定“對因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保外就醫的罪犯,經診斷在短期內不致危及生命的,建議于保外就醫期滿后一律收監執行”。調查摸底過程中,已保外就醫8年的泰安市委原書記胡建學因目前病情達不到“短期內危及生命”的條件,遂根據新的規定對胡建學依法收監執行。

  萊鋼命運

  萊蕪升格為地級市后,萊鋼發展進入了突飛猛進期。

  萊鋼利用外資擴建工程主要包括礦山、煉鐵、煉鋼、軋鋼和公用輔助配套設施五大部分25個單項工程。

  1999年5月中型型鋼工程設備性能考核結束,歷時8年共完成投資51.06億元。鐵和鋼的生產能力分別增加106萬噸和160萬噸,形成了年產200萬噸鋼生產能力,使萊鋼由一個缺鋼少材,工藝不完善的企業,成為一個生產工藝基本配套,主體設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萊鋼職工一直是萊蕪人艷羨的“高工資、鐵飯碗”。有萊蕪當地人告訴澎湃新聞,很多萊鋼職工喜歡穿工裝去逛商場,那身工裝有時候比很多高檔的西裝更能體現身份,商場的工作人員見了穿萊鋼職工工裝的人,也樂于向他們推銷商品。

  早在萊鋼利用外資改擴建談判過程中,亞行代表就把萊鋼與國際慣例進行接軌、規范的股份制改組作為雙方合作的重要因素。

  1992年12月30日,萊鋼鍛壓、冷帶制品兩個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并發行股權證。1997年4月,山東省體改委批復同意萊鋼內部股份制兩試點公司終止,參加集團公司的股份制改制。1997年8月,“萊鋼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正式鳴鑼開盤。

  1999年5月18日,萊蕪鋼鐵集團暨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創立。2008年3月17 日,由濟鋼、萊鋼和山東冶金工業總公司所屬單位重組設立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