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區劃調整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深刻把握區域經濟發展規律基礎上作出的重大科學決策,這是最大的新動能。對此,1月27日濟南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拿出一部分以“強力推動全域一體融合發展”為題重磅推出。今后,濟南將精準把握融合發展的工作重點、時序步驟和力度節奏,既做“加法”,更做“乘法”,切實做好一體布局、優勢互補、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

  一體規劃全域空間格局等

  高質量推進規劃融合。圍繞架構起世界級城市的大框架、大格局,對全域空間格局、功能區劃、產業布局等進行一體規劃。

  立足發揮空間布局整體優勢,把萊蕪區和鋼城區納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作為先行區的“南翼”,編制專門規劃,實現產業對接、規劃銜接、一體發展,加快打造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引領優勢。

  規劃建設高水平國家級精品鋼制造基地

  高質量推進產業融合。統籌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十大千億級產業,與萊蕪區鋼城區精品鋼等十五個產業集群,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

  堅持強強聯合、優勢整合,將萊蕪區鋼城區作為“智造濟南”的重要節點、“文旅濟南”的重要區域、“康養濟南”的重要載體、“全域濟南”的重要支撐,著力進行“四個一體化”打造。充分發揮萊蕪區鋼城區生態、交通優勢,深度利用濟南科技教育優勢資源,規劃建設高水平的科學園區和國家級精品鋼制造基地,加快構筑科技與創業融合的創新創造創富高地。

  確保軌道交通R3線今年國慶節通車

  高質量推進基礎設施融合。立足建設國家重要交通樞紐,編制面向未來的交通發展戰略規劃,強化國際交通樞紐地位。在國際國內交通大格局中,超前謀劃建設一批具有標志性的重大工程,強力推進濟鄭、濟濱、濟濟(寧)、萊臨(沂)等重大交通設施建設,構建“米”字型高鐵網。把濟萊城鐵及早提上建設日程,爭取早立項、早開工、早投用,推動省會都市圈全域軌道交通網加速形成。

  加快“三環十二射”高速公路、軌道交通以及順河高架南延快速路、旅游路東延等城市重點交通設施建設,確保軌道交通R3線今年國慶節通車。推進大型交通節點和交通工具之間的有機銜接,推動全域公交一體化。加快濟南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建設進度,高標準打造4F級機場,推動實施小清河復航工程,打造省會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

  確保兩區與濟南原有區“等高對接”

  高質量推進公共服務融合。聚焦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學的省會城市,優化住房、養老、醫療、休閑、購物等配套設施規劃布局。加強各類公共服務有效供給。按照省會的標準,加快提升萊蕪區鋼城區教育、文化、醫療、旅游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水平和群眾生活質量,確保兩區與濟南原有區“等高對接”,最大程度地釋放區劃調整的改革紅利。

  來源:新銳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