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國家應急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加強安全生產,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做好地震、氣象、水文、地質、測繪等工作。去年10月30日,山東省應急管理廳正式掛牌成立,作為新組建的一個部門,2019年山東將如何健全應急體系,提高防災救災能力?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廳長趙豪志在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山東將在全省推行災害民生綜合保險,為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加一道“安全門”。
整合多部門職能
做好人民“守夜人”
去年10月30日,山東省應急管理廳掛牌成立,作為一個新亮相的部門,不少民眾對應急管理是做什么的還不甚了解。
《山東省省級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對應急管理廳的定位,是整合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職責,有關部門的應急管理、消防管理、救災、地質災害防治、水旱災害防治、森林防火、海洋災害預警報和防災減災職責和草原(地)防火相關職責,以及省政府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省減災委員會、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的職責和省政府森林防火與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總指揮部的有關職責,組建省應急管理廳,作為省政府組成部門。
“說簡單一些,其實我們就是守夜人。”趙豪志說,“是老百姓的守衛者。”
說到今年山東面臨的安全形勢,趙豪志介紹,山東是自然災害影響嚴重的地區,重特大自然災害時有發生?!氨热绱笾行退畮齑蠖辔唇洿蠛樗简?,還有2000多座水庫存在病險問題。”趙豪志說。黃河發生大洪水的幾率逐年增大,全省大部分河道防洪排澇能力普遍偏低,城市普遍達不到防洪標準。
趙豪志提到,除了自然災害,山東還是經濟人口大省,安全生產的壓力也比較大。2018年,山東的市場主體達到905.6萬家,危險化學品企業就有2.7萬家,危險化學品運輸車3.4萬多輛,煤礦、非煤礦山地質條件復雜。
“應急管理部門與各專項應急指揮部之間的協調聯動還需要進一步磨合?!壁w豪志說。而今年就要建立四個機制:一是建立協助黨委和政府負責同志組織應急處置的工作機制,這就要承擔起事故災害指揮部的支撐保障工作;二是要建立應急管理部門統籌、相關部門參加的應急聯動機制,加強與各部門的協同;三是應急管理部門內部各工作機構業務融合、高效運轉的工作機制;四是要建立軍隊與地方協作機制,根據重特大災情的救災需要,及時請求軍隊支援增援。
災害民生綜合保險
8市已開展試點
今年山東省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在全省推行災害民生綜合保險,完善災害救助體系。
“目前,《關于開展全省災害民生綜合保險工作的通知》已經提請省政府了,有了大體的框架,今年將在全省推開?!壁w豪志提到。
一般情況下,民生綜合保險主要保障包括洪澇、臺風、風暴潮、海嘯等自然災害造成的居民人身傷亡及家庭住房倒塌或損壞、基本生活用品損毀等財產損失。去年濰坊壽光遭遇水災,濰坊市民政局就下發了《關于實行重大自然災害民生綜合保險集中報案的緊急通知》,組織受災群眾集中報案,高效查勘、定損、理賠。
“像是一些意外事故,比如煤氣中毒、溺水等事故造成的人身傷亡也包含在內?!壁w豪志說,“比如這個取暖季期間發生了多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讓人很痛心。對此,省里多次下緊急通知開展隱患排查。如果參與了災害民生綜合保險,就能獲得相應的賠償?!?/p>
山東已經在青島、煙臺、日照等8個市開展了試點工作,這次在全省推開,就是總結了這些市的試點經驗。拿東營為例,東營從2018年6月23日起,在東營全市范圍內實施民生綜合保險。東營的做法是,按照東營市戶籍人口每人每年3元、戶數每戶每年3元進行計算,所需資金全部由市和區縣兩級財政按比例分擔。當災害發生時,處于東營市行政區域范圍內所有人口,參與搶險救災的任何人員都可以參與理賠。在理賠上,居民通過報案,人身傷亡賠償每人責任限額14萬元,家庭財產損失賠償每戶救助限額12萬元。
趙豪志介紹,目前各個市的情況各不相同,像濰坊壽光,就是按照每人每年2元、每戶每年2元的標準參保,日照則是每人每年3元、每戶每年2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