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文化館文化志愿者到棗莊市開展流動服務 今年元宵節濱州市惠民縣民間藝術匯演現場

  本報駐山東記者蘇銳文/圖

  為提升民眾的生活幸福指數,山東的公共文化機構正在一起發力。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近期的調研結果顯示,得益于各級黨委、政府近3年來對服務效能的關注,目前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初步形成了“陣地參與品質提升、流動服務范圍擴大、上門培訓供需對接”的可喜局面。

  增強文化場館的“號召力”

  到今年,“濰圖公開課”公益培訓已連續舉辦7年,成為濰坊市圖書館的品牌活動。7年來,“濰圖公開課”始終堅持以民眾的需求為導向,開設的計算機、智能手機基本操作技術課程讓3000多位老人受益。

  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田素英說,圖書館、美術館等公共場館的根本屬性是“公益”,對當地居民要有“號召力”。要達到這個效果,務必要提升服務的品質,讓民眾“心無旁騖地參與”,且養成逛文化場館的習慣。

  從2016年開始,山東各地的公共文化場館陸續完成了設施設備的更新。場館大氣了、設備也先進了,下一步怎么走?山東于當年開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旨在發揮既有資源優勢,提升民眾的文化生活滿意度。

  今年春節過后,淄博市文化服務領域的“大事”不斷。淄博市圖書館聯合社會力量建設的全市首家24小時公益城市書房開放,一周時間內接待讀者超5000人次;淄博大劇院開業首演季正式啟動,售票第一天數百位市民提前兩小時到場排隊……

  在膠東半島最東端的威海市,2018年年底啟用的威海市群眾藝術館新館,創新推出了“蓓蕾成長計劃”公益培訓課,吸引了上千名青少年報名。

  威海市群眾藝術館館長荊國勝說,放在幾年前,館內限于硬件、師資等條件無法開設更多培訓課程,民眾即使有需求也無法滿足。“相比從前,我們現在是‘鳥槍換炮’。群眾藝術館如今在威海成了地標性建筑,很多市民閑暇時選擇到這里來參觀,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文化的吸引力。”

  流動服務推動藝術普及

  3月12日,濟南市燕山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一改往日的寧靜,從早晨便熱鬧起來。當天,山東省文化館的志愿服務隊來到中心,為老人們帶來了相聲《誰的能耐大》、二重唱《帶我到山頂》等文藝節目。在溫馨愉悅的氛圍中,老人們一次次為演員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燕山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胡曉蘋說,生活在該中心的老人都是社區居民,平日特別渴望觀看文藝節目。志愿者的表演很精彩,希望他們把這里當成一個聯系點,能常來走走。

  流動服務,是山東繼陣地服務之外最重視的公共文化服務形式。山東省文化館館長王衍良介紹,3月,山東省文化館有多支志愿者團隊在全省各地開展流動服務活動,且各有側重。比如館內的“蓓蕾藝術工作站”志愿服務隊,3月安排了赴棗莊市、泰安肥城市等地開展多場校園演出。

  在沂蒙革命老區,成立兩年的“沂蒙紅色文藝輕騎兵”隊伍在今年春節后也陸續啟程,深入到臨沂市沂水縣、沂南縣、郯城縣等地開展慰問演出。

  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國家一級演員劉莉莉給記者講了一件小事。“2月底我們到莒南縣道口鎮演出,剛開演就下起了小雨。寒風中,村民沒有一個人離開座位,觀看的熱情讓演員們非常感動。”劉莉莉說,鄉村是最需要文藝的地方,也是流動服務大有可為的地方。“只要能讓村民在家門口看上戲,我們文藝工作者辛苦點兒沒什么。”

  根據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的統計,目前山東的58個省級財政困難縣和沂蒙革命老區縣已實現流動文化服務車全覆蓋。

  公益文化培訓有特色、有成效

  3月初,2019年山東省文化館系統膠州秧歌培訓班在膠州市舉辦。來自全省各地文化館的70位青年舞蹈骨干,現場學習膠州秧歌的動作技巧。

  山東省文化館副館長趙新天說,這是近年來山東首次就單個舞蹈種類培訓全省的業務干部,目的是推動各地文藝培訓的特色化發展,避免出現千篇一律的情況。

  隨著參與公益文化培訓的人越來越多,如何對接社會大眾的需求是個關鍵問題。近3年來,山東多地逐漸放棄了大水漫灌似的培訓模式,堅持培訓項目“以需定供”,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提前搜集受眾面廣的培訓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在濱州市惠民縣,當地將公益培訓與鼓子秧歌等民俗的傳承相結合,聘請非遺傳承人擔任縣里的公益文化輔導員。公益文化輔導員經過半年時間掌握一定技能后,再由點及面,回村培訓鄉親。

  今年元宵節,惠民縣舉辦全縣民間藝術匯演。經過公益文化輔導員培訓的多個村莊組織起文藝隊伍,同臺競技,極大活躍了全縣的群眾文藝舞臺。

  惠民縣辛店鎮黨委宣傳委員胡令強說,兼具惠民民俗特色的公益培訓,讓鄉親們學起來感覺很親切。同時,一些平時有些小矛盾的村民通過一起參加文藝活動,解開了心結,助推了文明鄉風建設。

  進入文化場館享受陣地服務,在家門口則能接觸流動服務、參加公益培訓,文化服務在山東正逐漸形成一個“全鏈條覆蓋”的模式。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一級巡視員李國琳介紹,提升服務效能仍然是今年山東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點。通過強化人才培訓、創新服務理念、弘揚志愿精神,山東力爭讓文化服務刷出更多存在感。(來源:中國文化報)